让集体见鬼去吧

在《芳华》准备开拍的时候至上映,媒体和新闻评论一直乱哄哄的,什么大白腿,什么撤档,也没去搞清是什么。
只知道,炒作电影有话题。
想着是不是讲文工团女兵被领导上或者讲自越反击战的,否则,为什么大家要鄙视呢?
去影院看了以后,发现,其实不是,挺好的一个故事,讲了一群人的一段青春故事。
是一部青春片,长大的人谁没有过青春呢?
通过别人对于青春的回忆和叙述来体察人生,可以重温我们自己的青春思绪。
我觉得这电影还行,我不知道别人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是集体意志对一个女主人公小萍和一个男主人公刘峰的摧残。
前者看上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她有着先天的不同,比如背景,比如身体原因,比如个性,比如仅仅是入队晚,所以一直被欺负?
后者按理说是集体里的受待见的大雷锋,但他的一丝情欲被示众的时候,而情欲这东西是最私密最个性的,它就被集体或者一种群体文化抛弃了。
如果这是真实的故事,我太能体会这两位的心境了。
因为在中国,青少年从孩子时期就开始深受某种洗脑和组织文化的影响,它会要求你去依附集体,这集体不一定是指班级,或学校,而更多的是那集体里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形成小圈子,以获得安全感和以圈子为评判别人的特权。
但凡有个性或有与众不同的特性的人,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不论是相貌或是性格,不论是背景还是意识形态,但凡你与他们不同,你不试图融入某种圈子,那这些在身边已经形成的所谓的圈子就要排挤你,见你弱欺负你,见你有些靠山或实力就孤立你。
他们自以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孤立你,谁不害怕被排挤出集体呢?庸众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好在,女主人公还是象一株顽强的小草,活了下来,疯了还治好了,了不得。男主人公也活下来了。他们还活到了一起。
感谢我爹,当年不让我去当兵,原来那种集体是一种比中国的学校更能抹杀个性的地方,以前有人和我讲过所谓的某种集体的严苛,但我不能深刻体会,现在通过电影也算有了些许直观了解。
当你张扬个性,有可能被逼到发疯,虽然发疯的原因看上去可以赖给战争。
但我觉得导演显然在电影里想表现的并不是集体抹杀个体的主旨。
因为在他的电影中,那些角色都挺有个性,比如独舞的穗子,被众人爱恋的丁丁,有着优越感的郝淑雯,那些敢抗拒团长命令坚决不和小萍共舞的男演员,呵呵,他们都这么有个性,都这么能张扬个性,为什么反而容不下小萍呢?这不合理。
他们排斥她也不会是因为她父亲是坐牢的右派吧?那些人的父亲当时也不同时是受难的干部等着“解放”呢吗?
所以这种排斥显得毫无理由,丁丁可以被这么多男人追求,还被亲脸,也没人笑她是水性杨花,这不合理啊。
这些作者和导演都不交待,虽然表现了集体对某位个体的排斥,却说不出理由。
当作者开始回忆的时候,在她的笔下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人,一群独特人排斥一个两个独特的人,这逻辑很不合理的。
说明作者不诚实,她应该更诚实点。因为别人太特立独行了,所以照出了庸众的无味。
虽然导演用线性叙事讲了一个故事,编剧也不交待集体生活中如此艰难的深层而真实的原因,也不够诚实,我还是看到了那一份个性在集体中的艰难。
(专制社会的集体与民主社会的团队精神差距很大的,别和我拿团队精神来涂脂抹粉那所谓的集体。)
在电影院看着这部片子,我心里升腾的只有一句高声的呐喊:让集体见鬼去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