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民铁路局是哈尔滨铁路局
哈尔滨铁路局1903年至1935年为中东铁路和民国铁路时期;1935年至1945年为伪满铁路时期;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哈尔滨铁路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1946年至今为人民铁路时期。
1946年1月、10月和12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满铁路管理局(后改为齐齐哈尔铁路局,1983年10月1日撤销,并入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铁路管理局(1948年撤销,并入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先后成立,成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民铁路局。
哈尔滨铁路局管辖线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营业里程6854公里。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和位居第三位的绥芬河口岸,分别与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远东铁路接轨。全局年货物发送量超2亿吨,以煤炭、粮食、石油、木材、矿建五大品类为主;年旅客发送量超1亿人。管辖线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兼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有干线、支线和联络线68条,营业里程6575.6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4840.1公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1735.5公里。滨绥线东端的绥芬河站和滨洲线西端的满洲里站,分别与俄罗斯远东铁路、后贝加尔铁路接轨。
哈尔滨铁路局简称“哈局”。位于全国路网的东北端。管辖范围地理坐标北纬43°53‘(斗沟子站外)至北纬52°58’(漠河县站,全路最北的车站),东经117°40‘(满洲里站外国境线)至东经133°6’(前进镇站,全路最东端的车站)。全年管内最高气温37.4℃(齐齐哈尔),最低气温-40.7℃(北极村),年均气温3.81℃,年均降水447.1毫米。
哈尔滨铁路局管辖线路南端在5条铁路的分界点(京哈线1172.000公里处的兰棱站、平齐线450.000公里处的泰来站、通让线335.000公里处的立志站、拉滨线120.955公里处的五常站和图佳线146.224公里处的斗沟子站)与沈阳铁路局管辖线路衔接。线路总延展长度12478.0公里,其中正线延展长度8923.2公里。道口1760个,其中有人看守道口157个。道岔11809组。桥梁1840座95176.0延长米。隧道41座32264延长米。机车配属1086台,其中内燃机车1046台,电力机车40台,动车组61辆。客车配属年末实有数3310辆。路局管辖车站446个,其中特等站4个、一等站20个、二等站16个、三等站76个,部级编组站4个。主要信号设备有:电气集中车站463个,非电气集中车站1个,自动闭塞线路1698.6公里,半自动闭塞4980.8公里。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84634万元,其中铁道部投资完成137802万元,完成铁道部计划的102.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0357万元,其中运输设备更新改造完成84243万元,完成计划的99.9%;大修支出165617万元。
哈尔滨铁路局机关行政设27个处室,其中列入机关限额内编制的22个,列入限额外编制的5。附属机构32个,派出机构6个(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铁路办事处),学协会2个,局直属机构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