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在西方传播的开山鼻祖是匈牙利人齐玛

藏学,是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藏学研究包括藏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音乐、戏剧以及建筑、医药、历算等多种学科,并且涉及宇宙起源、生命科学与微观世界等领域。

目前,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学科,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大。藏学的故乡在中国。

藏族璀糜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社会形态是藏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仅西藏的藏文历史档案就有近300万件。高高的、厚厚的萨迎佛经墙至今仍然遗留着元代的尘埃……藏族的文献典籍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在中国56个民族中仅次于汉族而居各少数民族之首。中国藏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已成为研究以西藏为主并包括川、青、甘、滇整个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学科。

因此,藏学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固有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而且包含了交叉学科、边沿学科和文理结合的内容。目前,藏学研究早已走出国门,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热门学科。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匈牙利、德国等国家继续保持各自的研究传统,而俄罗斯、国等国家也在迅速追赶,包括澳大利亚、丹麦、瑞典、芬兰等一些国家,也有人在研究充满神秘色彩的藏学。

从十九世纪初,有人开始执著于西藏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其中最杰出的有两个人。

匈牙利人齐玛(1783-1842),他爱好广泛——神学、地理、医学和哲学,并立志寻找母语渊源。后来他成为西方藏学的开山鼻祖。公元1820年1月他踏上旅程在拉达克羊拉寺学了三年藏文,并接触大藏经。他是西方人中第一个接触大藏经的人,后几年又到其他寺院继续钻研大藏经。

公元1834年他的著作陆续出版,其中有《藏英辞典初稿》,同时发表《藏语语法》。1837年发表《对甘珠尔的分析和丹珠尔内容要略》,在欧洲刮起了一股研究、翻译藏传佛教典籍的旋风。他很有预见地指出,”对西方最有吸引力的必定是藏传佛教的坐禅修持。”最后他没有找到母语渊源,却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

第二个人是意大利藏学家图齐(1894年6月5日-1984年4月5日),他知识渊博,论著精湛,在西方藏学界享有盛名。从1929年到1948年他曾先后8次赴西藏考察,1950年到1959年6次到尼泊尔考察,后又到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为他的东方学研究,尤其是藏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50年开始主持编发《罗马东方丛书》到1985年出版《纪念图齐东方学文集》为止,有关藏学的有34种,其中涉及藏传佛教的11种,著名的有《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钦则〈卫藏圣迹志〉译注》、《法称的〈量释论〉》、《红史》、《布敦活佛传》等。他自己的著作一生有360余种,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有关藏学研究的论著百余种,闻名于国际藏学界的有《西藏的宗教》、《超越喜马拉雅的古代文明》 等七、八种。他死后至今国际藏学界还无人替代他的领导地位。

这个时期(即乔玛和图齐),对藏传佛教的研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德国人舒密特(1799-1847)和施夫耐(1818-1879)、法国的富科(1811-1894)、柔克义(1854-1914美驻华大使)、劳费尔(1874-1939)等人,他们将许多藏文的藏传佛教典籍译成本国文字,或进行研究和介绍工作,到后来又有德国、英国、荷兰、美国、法国等国学者发表了许多著作,研究工作进入更深入更全面的阶段。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密宗受到重视。美国的研究后来居上,许多大学如印第安那大学、加州大学等六所大学均设有藏文和藏传佛教的课程。

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藏学的天下,日益增加的西方藏学研究者无疑为西方普通人士接受藏传佛教打开了方便之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