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支近代蒸汽钢甲舰队是清代的北洋水师

在洋务运动兴起之后,清政府除了大力创办军工企业如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积极发展造船能力,还不惜耗费白银向国外购买新式战舰,于是便有了创办近代海军的一系列举措。

清王朝创建的近代海军,是以蒸汽动力舰艇为主体,采用西式训练和作战方法,军官多经国内外海军院校校培,有完善后勤支援系统的新式海上武装力量。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防现代化开端。

近代海军的缔造者们——奕、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等,顺应历史的发展,继承“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从1861年起,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把海军建设成整个清朝武装力量中最早完成近代化转变的新军种,在中国近代军事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清政府创办近代海军的主张,最早是由江苏布政使丁日昌系统提出的。

1867年,丁日昌从巩固海防的需要出发,首先提出建立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轮船水师的设想,认为有了这三支近代舰队,无事时可出洋逡巡,有事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共同保卫海防。这些思想还是颇有些世界眼光、国际视野。

此后,沿海各省或通过购买外国蒸汽战舰,或凭借国内的造船能力,至19世8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起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这四支较大的海军舰队。

其中北洋水师是中国第一支近代蒸汽钢甲舰队,成军于1888年。它的装备包括从德国、英国订购的排水量达7335吨的“定远”、“镇远”号铁甲舰以及“济远”、“致远”号等巡洋舰,加上其他舰艇,军舰总数达到30余艘,官兵4000余人。

据山东省威海市的中国北洋水师博物馆资料介绍,那个时期的清廷海军舰队完全称得上是“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在世界各国海军中也是名列前茅。

但是先进的军事装备、买来的洋枪利炮挽救不了落后腐败的封建体制,请来的西方军事专家教习与封建军队中的陋弊传统水火不容。朝廷内部的派系斗争也使北洋水师的发展骤停。

随后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证明了这是一支龙旗飘扬,但外强中干的大清舰队。虽然官兵们浴血奋战,出了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但李鸿章等上层领导却退缩消极,终使历史的车轮倒向了敌方。

当年积30年洋务运动发展之果的北洋舰队,在数十家近代兵工所(局)的努力下,一度使清代后期中外军工技术差距由原来的大约相差两个世纪缩短到10年左右。

以近代蒸汽船为主战装备的北洋水师,其规模与技术水平也一度居东亚之首。甲午战争前,北洋水师在世界排名第八位,在亚洲排名第一位;日本海军在世界排名第十六位,亚洲排名第二位。中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并不弱。

甲午战争促使国人猛醒,最重要的问题出在政治制度上——一个腐败无能的封建专制政体是中国实现富强和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