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知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是《何君阁道拓》

东汉初年的《何君阁道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件重要作品,南宋洪适《隶释》最早著录此铭,称“此碑蜀中近出。毗陵胡世将承公,好藏金石刻,绍兴己未年帅蜀,尚未见之。”

案之《宋史-胡世将传》,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胡世将为宝文阁学士,宣抚川、陕。绍兴十一年秋起复,未几,疡发于首而致仕。《何君阁道铭》发现当在公元1141年之后。《墨宝》载“此碑出于绍兴辛未(公元1151年)”,大抵不错。

ancient-Chinese-cliff-calligraphy-art(图:2004年在四川荥经县发现的东汉摩崖石刻——《何君阁道拓》)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刘球纂成《隶韵》十卷,犹收入《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所用文字,而绍熙甲寅(公元1194年)年晏袤跋《开通褒斜道刻石》,则称其“与《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今何君碑不传。”

看来,此碑出土后43年间,已遭遇出而复晦、不得相传的逆运。估计宋元以来此石拓本甚少,藏者珍稀而秘不示人。光绪十三年荥经名士汪元藻请沈贤修以《金石索》为底本(有学者定此本伪刻)重摹刻碑,立于县学。

邓少琴先生抗战期间作《益部汉隶集录》,收入此摹刻之双钩本。及至20世纪80至90年代,堪称巨制的《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商周至秦汉书法》卷、《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二册,皆未能收入《何君阁道铭》拓本图版,《秦汉刻石文字要目》则称“原在四川绵竹,久佚”。原璧不可见,实为中国书法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一件憾事。

2004年3月在荥经县(今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烈士乡境内,发现汉代摩崖石刻,经论证确认为《何君阁道铭》原刻,真乃地不藏宝,贞石重光,为南方丝绸之路重镇严道古城再现了一大亮点。

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字形方中带圆,雄浑古朴。

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何君阁道碑”,石碑完好无缺,52个隶书字清晰、雄浑。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其记载极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

“何君阁道碑”被一个上凸下凹的岩石腔保护着,免受了风雨侵蚀,至今保存完好。“何君阁道碑”呈正方形,边长约0.8米,碑文记载了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蜀郡太守何君令人在此修建古栈道的事迹。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字形方中带圆,雄浑古朴。

“何君阁道碑”不仅是研究古代栈道修建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在汉字的发展演变史研究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实物研究资料。而且这块摩崖石刻的发现还极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对研究西南地区的交通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人王象之《舆地碑目》载“其碑在荥经县西三十里,景峪悬崖间,巽崖李焘有跋”,原刻重现处与记载相合(李焘是南宋著名史学家,惟其跋刻石,今尚未见),只是荥河新建水坝,水位升高,使往昔难以攀援的悬崖容易接近了,也才有此再发现。今见刻石文字,与宋代洪适《隶释》卷四所载基本相同,某些较特别的字形如“尊”、“袤”,则与刘球《隶韵》所刊一致。其铭曰:

“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徒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

此铭刻于古栈道首段左侧石壁上,下临荥江,铭高65cm,宽73cm,周有边框,字大如拳,凡七行,行八字、七字、六字、九字不等,随字之笔画多寡而异,错落有致。圆笔中锋,结字宽博,时见篆意,故洪适称其“字法方劲,古意有余”。

《何君阁道铭》虽用圆笔,而结字力求破篆体之圆而立隶书之方,波挑之法尚不娴熟,但笔力雄健,气势夺人。书者有时似乎在不经意之间使用篆字,如铭刻中最大的一个字“尊”,即纯为篆体,与汉印所用相同,“舒”字偏旁“予”,“鲔”字偏旁“鱼”,亦甚似缪篆,“有”上“又”旁凡三笔,亦用篆法。这反映了隶书依依告别篆体,自身走向成熟前夕的一种现象,完全不同于东汉晚期某些碑刻有意以篆体入隶。

所以,《何君阁道铭》可谓西汉至东汉隶书发展转折点的一个标志,洪适称“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元代郑杓《衍极》卷下认为:“汉碑三百销蚀亡几,何君阁道、夏淳于碑可以全见古人面貌。”清代学者黄生称《何君阁道铭》“盖碑刻之萌牙,故简质如此云。”康有为指出,此碑和《褒斜》《阁》《仙友》等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这些看法都是比较中肯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