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唱片是百代发行的《洋人大笑》
声音是最真实的历史档案,比起文字资料,声音有着独特的感染力。洛阳市收藏家张建洛与老唱片、留声机、音像制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用35年时间,抢救收集了15000多张老唱片,清朝以来的留声机120台,记录了中国从1904年到1995年近一百年的声音历史。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他拥有16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9个版本的《歌唱祖国》唱片;毛泽东主席开国大典讲话,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不同时期讲话的老唱片有几十本;百年来记录我国历史事件的歌曲、快板、相声、朗诵、曲艺资料都名列在目,那带着岁月沧桑的、悠扬的声音清晰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发展史。
岁月留“声” 收藏一段有声的历史
2010年10月25日下午,张建洛在家里向记者展示了他精心收藏的120台老唱机和15000多张老唱片。这些老唱片的封套已经褪色泛黄,但由于主人精心保存,这些唱片依然保持完好。
谈到收藏初衷,张建洛翻出了几张封套已经褪色的老唱片,泛黄的纸面散发着令人怀旧的气息。“这是一张我最喜爱的唱片,每当唱片里一阵熟悉的俄罗斯音乐旋律响起,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梨花盛开的田野,茫茫无际的草原,波涛翻滚的伏尔加河,还有红莓花、山楂树、喀秋莎和纺织姑娘。”张建洛说收集这些唱片都是历史资料,每一张唱片都有相对应的文字史料为证,我在为将来作大型展览准备着,随着张建洛的介绍,我们的好奇心越来越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收藏家?他的藏品有何与众不同呢?
张建洛搬出一台清朝的留声机,从众多老唱片中熟练的拿出一张几乎全新的由法国录制的、上海百代公司发行的“雄鸡”牌老唱片,曲目为《洋人大笑》,该唱片需要换用钻针播放。这个就是中国最早的唱片,记录了一百多年前国外有趣的笑声,让人瞬间产生了回归历史的感觉。张建洛说,这张唱片目前在全世界的存量已经不多了尤其珍贵。
张建洛是怎么收藏起这些老唱片的呢?“和唱片的渊源要从1976年说起。那一年,我正在上中学,当年9月9日,一代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举国上下一片哀悼,十几岁的我心中也充满了悲伤。当时,家里给了5元钱学费,我瞒着家里人拿着钱到新华书店,买下了一套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的唱片,我当时很喜欢历史,历史老师讲过,每一个皇帝的驾崩都是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主席也是,我买回的这套唱片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毛泽东主席逝世悼念活动期间的所有新闻,包括由夏青播音的宣布逝世以及追悼会结束共十天的活动。”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当时全民悲痛的情绪还是瞬间就感染了我们。
1979年,17岁的张建洛应征入伍,来到广西中越边境参加自卫反击战。血与火的洗礼和生与死的战火考验,使他内心用声音纪录历史的渴望再次萌芽。在边境的集市上、边民的家中、甚至在垃圾堆上,张建洛收集着各种各样具有历史价值的唱片,不计代价,如痴如醉。“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应该抢救它”张建洛说。
在边境服兵役的4年时间里,张建洛共收集到了100多张唱片,再加上过去从父辈留下来的300张唱片,当时21岁的张建洛已经是个拥有了400多张老唱片的资深收藏爱好者。在这些历史的声音里,他常常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而这些唱片,也成为了他生命里一份沉甸甸的寄托。
有一次,张建洛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时,一张被丢弃的旧唱片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竟是一张50年代出版的《义勇军进行曲》,这是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灌制的。这张国歌唱片,一下子就激发了张建洛收集国歌唱片的热情。他觉得,每一个时期演奏的国歌,都会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这不就是一份活生生的历史档案吗?于是,受到启发的张建洛在自己的收藏门类中单列了一个国歌的名录。
为了搞清楚国歌出版发行的历史,张建洛查阅了大量资料,他发现新中国建国以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国歌版本大概共有16个,历时60年,这该怎么收集呢?
最初的兴趣爱好,到后来的抢救保护,张建洛以收集唱片的方式,用声音来记录、还原历史,这其中,国歌是他要突破的一是个重要课题。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张建洛听说平顶山的一位藏友手中存有一张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自己寻找已久的那张唱片呢?张建洛来到了平顶山用一套珍贵的书交换了这张唱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国歌,百代公司1935年发行,由剧作家田汉和作曲家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创作的主题歌,他曾伴随着救亡运动的热潮,唱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从1983年得到第一张国歌唱片,张建洛历经15年,终于在1997年把有史料记载的16个版本的国歌全部收集完毕。
家成了留声机唱片“博物馆”
“我抢救和收集声音资料有一种使命感,因为这是一种文化遗产,得赶紧保护。那个年代的声音不能复制,随着时间的流逝,只会越来越少。”张建洛是这样形容他多年来收藏老唱片的初衷的。
走进张建洛的家,如同走进了艺术博物馆,除了形形色色的唱片和唱机以外,还有各种图片、杂志和录音、放映设备。客厅里,书房里,阳台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留声机摆放在柜子、窗台、床头上,打开大小的柜子和抽屉,里面装满了各个时期的唱片……“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随手打开一个留声机,摇足发条,老唱针划过黑胶木唱片,周璇的经典名曲《天涯歌女》旋即从紫铜色牵牛花状的喇叭里传出,将人带入深深的怀旧氛围。
张建洛收藏的每一张唱片,都会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比如,他有9个版本的《歌唱祖国》,这九个版本串下来,就是一段中国的现代史。
1949年中国解放后,百废待兴,我国著名词曲作家王莘创作了《歌唱祖国》。张建洛向我们展示播放第一个版本的《歌唱祖国》,同时还拿出文革版的《歌唱社会主义祖国》展示播放, 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歌唱祖国》才恢复原歌词传唱到了今天,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经典。老唱片已成为几代中国人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些宝贵的声音,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依旧能从老唱片中感受到当时老一代艺术家是在用心歌颂党。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已成为一代中国人抹不去的记忆。
如今,人们听到的多为才旦卓玛演唱的版本。张建洛给记者展示了这首歌的“首唱”版本——1963年由中国唱片公司出品的一张老唱片,钢琴伴奏,演唱者是任桂珍,发行时间要比民乐伴奏的才旦卓玛版本早一年。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两张老唱片,外包装已泛黄。在一台1938年出厂的留声机上,他装上唱针,分别播放了近半个世纪前的美妙旋律。
在聆听两张唱片时,细心的张先生说,任桂珍版与才旦卓玛版中,前者投入的感情更浓一些。尤其是“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一句中,任桂珍将“揍”字的发音明显加大了力度,去声听得尤为真切。
在众多唱片中,张建洛对各类红色歌曲尤为珍惜。现在,他共有歌唱中国共产党的唱片300多张。
找婆家把“声音收藏”嫁出去
张建洛的家里共有一万五千多张唱片,重达两吨,铺开后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有各种手摇留声机120台,他曾经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用一台手摇留声机播放这些唱片,可以播放一年零两个月,那将是怎样奇特的一段时光隧道呀。现在,每天回放着这些历史的声音,张建洛的内心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如何把这些珍贵的历史的声音传播开去,感染、激励现在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后人。
现如今,张建洛最得意的就是给亲朋好友播放老唱片。他说,收藏唱片要有文学知识,还要懂音乐、戏曲。一张上世纪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听起来嘈杂得让人回想起旧上海的繁华;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康定情歌》又听得让人有滋有味。张建洛的15000张老唱片展现了中国上世纪音乐的发展史。看着那一摞摞包装纸已经变色的老唱片,记者感悟到每张老唱片似乎都诉说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每张唱片似乎都饱经人间风雨,把前尘往事、故人情怀,一起压缩进细细密密的纹路里。
“老唱片特容易打碎这些物品保管起来很费事,室内温度很重要,留声机还需要保养,这两项费用每年要两万元左右,现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准备建个声音博物馆,现存的实物已具备建馆了,洛阳实在不行了,可以去外地建馆,只要能保护好这批声音化石,也算我为保护音像遗产做出了一点贡献。”张建洛谈到他的臧品归宿时,最大的夙愿就是建立了一个跨越100年历史的声音资料馆,把他的“声音收藏”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