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观众通过有线电视欣赏到的第一个境外电视频道是香港卫视中文台

在20世纪90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内地许多省市的城市民众有幸得以在家庭、单位的电视机里收看到香港卫视中文台(Star TV),他们在多年后回忆起这个当年为他们打开另一扇了解世界窗口的新媒体时充满着感激之情: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有关怀念卫视中文台的帖子,有两句尤为感动,也极为贴切,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一句话是“感谢卫视中文台,在一个幽闭的环境中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另一句是“在一堆单调、苍白的电视中,它犹如一个娱乐万花筒!”

卫视中文台的MTV固然美仑美奂,它的日本偶像剧固然光芒四射,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最让我们,至少是让我念念不忘的关键因素。如今我们依旧怀有的浓浓“卫视情结”在于其当年所扮演的开创性的电视时尚先锋的角色。在卫视中文台未开播之前,汉语里并无“卫视”一词,在卫视中文台播出的最初几年里,我们口中的“卫视”就特指“香港卫星电视中文台”,绝不会有任何歧义。

卫视中文台是什么?它就是当年我们这些孩子眼中的:

第一个每隔15分钟就插播一次广告的电视频道(“广告过后马上回来,不要走开哟”)

第一个全天24小时播出节目的电视频道(每八小时播出一轮节目,每日重播两次)

第一个进行专业自我包装与节目预告的电视频道(“横跨亚洲53个国家,超过38亿观众”,“《XXX》,今晚十一点半首播”)

第一个为电视节目冠名的电视频道(“人头马电影精选”、本节目由“美乐”具名赞助播出)

第一个在电视屏幕下方加注中文字幕的电视频道(除过广告,其他几乎所有节目都加白色繁体字)

第一个让娱乐圈艺人在镜头前给观众拜年和作秀的电视频道(“各位卫视中文台的观众朋友们,我是XXX,恭喜发财,龙马精神”,“卫视中文台一周年生日快乐”)

第一个大张旗鼓炒作“贺岁电影”概念的电视频道(1992年春节期间推出《莎莎嘉嘉站起来》等系列贺岁电影)

第一个带领现场观众齐呼栏目宣传口号的电视频道(“鸡蛋碰石头,好戏在后头”)

第一个把大量新鲜语汇带给内地观众的电视频道(“物语”“嘉年华”“四白金热卖中”“火热发售”“热辣上市”“锁定XX台”)

这样的“第一”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第一”也许在今天看来实在不新鲜,甚至在当年,这些手法也已经在港台电视业界用得烂熟,但当它第一次呈现在内地观众面前时,特别是展现在我们这些充满了好奇与幻想的孩子眼前时,是那么的唯美,那样的迷人,甚至那几年的童年都因此而披上了一层色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