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观众通过有线电视欣赏到的第一个境外电视频道是香港卫视中文台
中国内地全国观众欣赏到的第一个卫星电视中文频道是香港卫视中文台。创办之初为全大中华地区可收视频道,也曾是除广东省外的其他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可通过有线电视即可收看的境外电视频道。
香港卫视中文台启播时为面对亚洲播出的综合娱乐频道。
1988年2月24日,和黄、中信、大东合组的位于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成立。
1990年8月,李嘉诚说服港府,放宽有关条例。
1990年12月,卫星电视正式获得营业牌照,但有两个附加条件:一是不可播放粤语节目;二是不得向用户收取费用。第一条件实际上是无线、亚视、有线三家电视台向港府施加压力的结果。
1991年3月,卫星电视公司正式成立,李嘉诚任主席,马世民、李泽揩任副主席,具有多年电视经验的陈庆祥任行政总裁。总投资为31亿港元。据知情人说,李泽揩是卫视的实际掌门人。李嘉诚只是挂个虚职,放手让儿子干;而师傅马世民看李嘉诚的面子,也不会随意插手卫视的事务。
1991年4月,卫视开始试播;到年底,卫视已正常利用五个频道播映节目。开播后的两年,卫视已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有5000万个家庭用户。
有不少大公司与卫视签订合约,成为其稳定的广告客户。从1991年底全面开播,到1993年中转让为止,不到20个月的期间内,卫视的广告收入是3.6亿美元,而维持五个频道的年费用为0.8亿美元(未计选项投资等费用),经营态势良好。
1992年7月2日,港府颁布新的电视广播条例,宣布卫视自1993年10月底起,可开播粤语节目;卫视不可独立经营收费电视,但可透过收费电视的频道,经营收费电视的节目。
1993年7月26日,新闻集团宣传:以5.25亿美元的价格,向和黄及李嘉诚家族购入卫星广播有限公司63.6%的股权,一半以现金支付,一半以新闻集团的股份支付。和黄及李氏家族在交易中(只1993年),各获得15亿港元的非经常性收益。
为了不触犯港府有关条例,交易双方采取策略性方式,和黄及李氏家族仍控制卫星电视的发牌机构和记广播(共占52%,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只占48%),而卫星广播的63.6%的控制性股权则归默多克控有。
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当时年仅26岁,把Star TV卖给新闻集团而为家族和企业斩获30亿港币,成了与默多克平起平坐的国际媒体大亨,获得香港各方赞誉。
1994年香港卫视中文台播出中华民国成立83周年庆祝活动引起中国大陆当局不满,导致台湾以外地区停播。
1996年3月,卫星电视有限公司、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和华颖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全力进攻泛亚洲地区商业卫星电视的服务领域。
凤凰卫视的前身是香港卫星电视中文台,1996年3月31日,卫视中文台正式改名为凤凰卫视中文台。
原卫视中文台启播后是一个面向亚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主要市场为中国大陆,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卫视中文台在台湾深受民众喜爱,给台湾的老三台(中视、华视、台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致卫视中文台70%以上的广告都是来自于台湾,这也让卫视中文台非常重视台湾市场,并多方调整节目内容以吸引台湾观众。
并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于中港澳及东南亚启播后,保留卫视中文台继续在台湾播出。至此,原卫视中文台相当于一分为二,变成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和台湾卫视中文台。
现在的卫视中文台属STAR(星空传媒)旗下,但凤凰卫视因为各种因素只与星空传媒有股份关系,即星空传媒仍然持有凤凰卫视17.6%的股份。
对于我们大陆观众来说,1996年3月31日是香港卫视中文台寿终正寝的日子,但是在台湾观众眼里,卫视中文台依然光彩夺目,正不断成长。
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于中港澳及东南亚启播后,卫视中文台只在台湾继续播出,直至2006年10月2日落地新加坡。共有2个频道(台湾境内、台湾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