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黑市一说兴于南京堂子街
堂子街位于朝天宫以西,如今是一条整洁漂亮的小巷。不过,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曾是江苏省南京市最有名的旧货市场。生意鼎盛时期,市场面积有好几千平方米。关于堂子街旧货市场的历史,有人说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有人说已有300年的历史了。每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不过,在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近编纂出版的《南京市志》里,却揭秘了堂子街一段隐秘的身世明末清初,这一带诞生了中国最早的“黑市”。那时候的“黑市”上卖些什么?卖主是谁?买主又是谁?都有些什么故事呢?
清军入关 把门脸光鲜的大户人家逼进了“黑市”
明崇祯十七年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后的煤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不久,清军进入山海关,随后进占北京。清军赶走了原来居住在京师“京城”(即内城)的居民以安置“禁军”,非旗籍汉人只准在京城中进行商业活动而不准常住。实际上,在此之前,明皇室的很多内侍、近臣、达官贵人已经闻风而逃,他们逃亡的首选地是大明的留都南京。
很多达官贵人南逃时虽带了大量财物,但因一贯奢靡,开支庞大,时间久了便坐吃山空,只好变卖家中物品维持生活。除了南下而来的明朝遗老,在留都南京原本也有不少遗老,明朝灭亡,生计日益窘迫,只有变卖家中物品。
无论是南下的遗老,还是南京原有的遗老,都是前朝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出于身份的考虑,他们不愿意像平头百姓一样堂而皇之地去沿街兜售物品,“黑市”应运而生。这些卖主趁着天黑偷偷进入市场,物品一脱手就趁着天黑赶紧回家,以免被人认出。
黑市走一趟 6块银元的“宣德炉”身价暴涨至15倍
“黑市”诞生后颇受欢迎,一直延续到民国。“黑市”上售卖的旧货有古玩、珠宝、玉器、首饰、字画、皮裘,甚至家具等。由于卖家急于脱手,一般价格比市面价格要便宜很多,吸引了不少市民、商户,和有意收藏的人前来。
《南京市志》十二卷记载,当年夫子庙的古玩商人也常常提着灯笼到黑市上搜罗商品,这些人被称为“识宝西贝”,也被称为“逼宝猴子”,其中有不少传奇故事。
清巡防营统领的孙子张松甫将一只祖传的名贵红铜“宣德炉”,以6块银元的价格卖给“逼宝猴子”,“逼宝猴子”转手以90块银元的价格卖出。李鸿章的曾孙将一件西口狐皮袍子8块银元卖出,买的人转手以30块银元的价格卖出。到了清末民初,南京黑市生意更加兴隆。抗战时期,侵华日军逼近南京,有些撤逃人员到黑市变卖不便携带的高档物品。当时傅厚岗一个大公馆出售一批紫檀高档家具,通过黑市仅以50块银元的价格卖出。1945年抗战胜利,一些汉奸、伪政府官员的家属也到黑市兜售物品。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黑市的生意又活跃一时。
黑市确实能淘到好东西,但也有鸡鸣狗盗之徒混迹其中,把黑市当作销赃的好地方;还有不少骗子。当时黑市上流传着“黑市黑,天黑,货黑,人更黑”的民谣。
最早的“黑市”在评事街茶馆里
南京最初的“黑市”交易在评事街。前朝的落魄贵族们,在评事街的茶馆里暗中洽谈买卖。渐渐的,交易越来越多,茶馆地方小,生意就转移到了莫愁路、堂子街一带,最盛时扩展到明瓦廊、估衣廊街头。天黑后,买卖双方提着小灯笼,借着微弱的亮光看货议价。
据《南京市志》记载,1949年以后,南京市人民政府对黑市进行了整顿,清理从业人员,建立了摊贩公会。1953年取缔“黑市”,在堂子街设立旧货市场。
王世清是位收藏爱好者,对堂子街的历史很了解。“黑市就是现在常说的‘鬼市’,大多在夜间活动。”十多年前,他常去朝天宫“黑市”淘宝,后来又从朝天宫转到仓巷,都离堂子街不远。现在,南京的旧货交易不像以前那么集中了,“仓巷主要是古玩交易,旧书旧画转移到了南艺后街,旧货则转移到了小行的华东市场。营业时间也有变化,以前的鬼市,晚上12点营业,凌晨散掉。现在一般是早上四五点营业。堂子街的旧货市场,搬到室内后都白天营业。”
王世清现在常去的是南艺后街和仓巷。这些年跑下来,淘到不少好东西,“有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在金陵女大读书时的成绩单。还淘到过蒋介石赠给黄埔军校学员的中正剑,丁聪的漫画手稿。”东西单件价格不算贵,林林总总加起来却也花了不少钱,但王世清乐在其中。
黑市并非起源于南京 另一种说法
南京藏书家薛冰先生,对朝天宫一带的历史也很了解。不过,他并不赞同“黑市”起源于南京的说法。
“明代顾起元在他的《客座赘语》一书里,曾写到很多南京的风物。他有这么一句话’金陵市合月光里’,可见那时候南京人就有在夜间做生意的习惯。顾起元是万历年间人,由此见得,南京的黑市应该不晚于万历年间。明末清军入关后,不少南逃的达官贵人到南京的黑市变卖东西以求养家糊口,这确有其事,但如果因此判断黑市源于明末的南京,那就不准确了。”
薛冰说,现在全国不少地方有黑市,比如洛阳、上海等地,上海黑市的出现可能比南京要晚,其他地方是否比南京晚,不好一概而论。
这些典故也源自南京
很多人都知道,东山再起、画龙点睛、解铃还须系铃人等成语典故出自南京。除了大家熟知的这些外,《南京史志》中还收录了“乌纱帽”等其他几则源自南京的典故。
乌纱帽
始于东晋的建康,当时为宫官所戴,其后贵贱臣民于宴会等私人场合都可戴用。起初用藤编织,以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明洪武三年(1370年),乌纱帽被朱元璋定为官帽。文武官员上朝和办公均需戴乌纱帽。乌纱帽在使用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化为现职官员、官位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
裹小脚
古代中国妇女裹足之风起源于南京。南唐后主有个宫女叫窅(读音“遥”)娘,清丽善舞,用帛裹足,能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跳舞。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十《缠足》中说:“李后主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做新月形……”到明清时期,这一风俗便普及到一般妇女。太平天国在南京曾一度禁止缠足,但未能扭转此陋习。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大力革除旧弊陋习,裹足之风才开始出现变化。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才彻底消除。
八股文
《明史-选举志》称考八股文原系明太祖朱元璋所定。明太祖出身贫寒,讨厌文字浮夸。一次,一官员上书议事,读奏折读了6000字还未如题,朱元璋大怒,命人将其打了一顿板子。朱元璋想纠正浮夸的文风,便定八股文为科举考试之用,要求开门见山,其起头都用夫、盖等字,煞脚用乎、哉、耳、耶等字,要一环套一环,核心部分在于论述,大结则为全文结束语。一篇八股文最长不得超过700字(明代500字,清代700字),文章必须简洁明了,中心突出。由于八股文形成极死的条条框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受到历史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