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接触世界语的城市是黑龙江哈尔滨市

三个渠道传入中国

史料表明,世界语是通过三个渠道传入中国的:一是俄国,20世纪初,在哈尔滨工作和经商的俄罗斯人将世界语带到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中国接触世界语最早的城市之一。

据俄罗斯世界语者A.Sidorov 和Aleksandr Titajev研究,1898年到1903年修建中东铁路时俄罗斯总工程师Nikolaj Aleksandroviĉ Kazi-Girej(1866-1917)先生就是当时一名热心的世界语者。由于他长期不懈地宣传推广,哈尔滨人对世界语的兴趣与日俱增,一些人参加了世界语的学习,并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满洲世界语协会,Kazi-Girej先生当选为第一任主席。

1910年世界语协会已经拥有近50名成员。在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50岁生日到来时,满洲世界语协会还向这位“希望者博士”发去了贺电,表达了中国世界语者对他的崇敬和祝福。

此外,还有另一位俄罗斯人将世界语带到上海,陆式楷(亦名陆式卿)等人参加了学习。1906年陆式楷组织上海世界语学社,同时创办世界语夜校,宣传推广世界语,并与国外的世界语者建立了通信联系。1909年他与盛国成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世界语会,这是中国世运史上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全国世界语团体,从此,世界语便从上海走向全国各地。

二是日本,1907年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刘师培、张继、景梅九、钱玄同等人向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Oosugi Sagae)先生学习世界语,并在东京出版《衡报》(Egaleco)和《天义报》(Justeco),一方面宣传无政府主义,一方面宣传世界语。1908年,刘师培等人回国,在上海曾创办过世界语传习所,但时间不长。

三是西欧,1905年,许论博留学法国,在留学期间学习了世界语。1910年回国后在广州开班,传授世界语,培养了刘师复、黄尊生、区声白等知名世界语者。1912年他与刘师复创建广州世界语学会,从此广州逐渐成为中国世界语运动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在欧洲学习世界语的还有一批留学生。1907年,一批留法学生,如吴稚晖、李石曾、褚民谊和当时中国驻法使馆商务随员张静江学习过世界语,并在巴黎创办无政府主义刊物《新世纪》(La Tempoj Novaj)中文周刊,大力宣传世界语。1908年留英学生杨曾诰开始学习世界语,经常给国内友人寄赠世界语书刊,并编写了《万国新语》等书,介绍世界语。同年蔡元培先生在德国自学世界语

。1909年,留法学生华南圭在巴黎创办《中国语世界语科学文学杂志》(Ĥina-Esperanta Scienca Literatura Revuo),用世界语、中文对照介绍科学知识和文学作品,也同时在国内发行,国内一批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世界语。这批留学欧洲的学生回国后也热心世界语的传播。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