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地区流传最盛最广的民间舞蹈是秧歌
清人吴锡麒在《武林新年杂咏》中认为:秧歌由宋代《村田乐》演化而来。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塠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谓之秧歌。”
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编印的《晃州厅志》说:“岁,农人连袂步于田中,以趾代锄,且行且拨,塍间击鼓为节,疾徐前却,颇以为戏。”插秧时,一边擂鼓,一边齐声歌唱。
锄地时,一边前进,一边拔草,田埂上有人击鼓为节奏,人们伴着鼓点前进。秧歌从一开始就与农业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农民主要的娱乐形式。每逢插秧季节,田野里鼓声咚咚,秧歌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丰收之后或农闲时分,农民们也扭起秧歌自娱自乐。
清代的秧歌十分流行,由阡陌走上广场,从农村进入城镇。清代文人创作的 《竹枝词》,通俗而生动地描绘了春节、元宵期间,人们在街头和广场闹秧歌、看秧歌的热烈场景:“秧歌小队闹春阳,毂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地,更须千步筑球场。”(柯煜《燕九竹枝词》)“翠袖花钿新样款,春衫叶叶寻春伴。袜尘微步似凌波,铜街初过春风满。沉沉绿鬓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鹜。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 (曹源邺《燕九竹枝词》)“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 (袁启旭《燕九竹枝词》)
秧歌有时与宗教活动同时进行,朝山进香时大跳秧歌。有时则在戏馆与戏曲杂演,由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发展为表演艺术。清人陆又嘉《燕九竹枝词》云:“早春戏馆换新装,半杂秧歌侑客觞。”台上演戏、跳秧歌,伴客饮酒。后来,秧歌还传到宫廷,据《清昇平署档案》记载,清代宫中专聘“秧歌教习”传授秧歌。
秧歌从清代开始,成为汉族地区流行最广、最盛的民间舞蹈,各地秧歌独具风格:陕北秧歌豪迈雄健,山东秧歌韧中藏劲,东北秧歌欢快红火,河北秧歌健朗风流……
清代秧歌队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渔、樵、耕、读等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等道具。领头的人有的手里拿着伞,有的手里敲着擀面杖。据说,拿扇子是求风调,打伞是求雨顺。演出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则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小型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