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是罗元恺
20世纪是中国文明裂变与再造的时期。狂澜突进、风雷激荡的西学东渐之下,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一样,遭遇重大冲击和磨难。
1924年9月15日,广州海珠中路麻行街84号,经过近10年艰苦筹备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礼堂里,木刻篆体校训赫然:“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广东在全国树起了中医办学自救图强的旗帜。
这杆旗帜穿越近百年风雨,一直屹立不倒。广东至今仍是全国中医药群众基础最好的地区,喝凉茶、煲汤等养生民俗近年还成功“北伐”,“中医药强省”成为一张广东名片。
历史不会忘记一批扛旗的人。他们为中医而生,在现代社会扞卫传统医学的尊严,在颠沛流离中风雨传灯。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后来担任校长的罗元恺,就是一位旗帜性人物。
他是岭南妇科圣手,从医60年,仁心仁术妙手回春,成为广东人尊敬的“送子观音”。
他是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首批中医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奠基人和第一代学科带头人,他创建的学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他主编的《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在全国影响深远,构建了当代中医妇科学的学科体系。他培养的学术团队已经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作为中医教育家,他见证中医近百年沉浮兴衰,一生投入中医教育,终为岭南杏林留下一片青翠。
出身儒医世家 头名成绩毕业于广东中医药学校
罗元恺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书香世家。父亲罗棣华是私塾的教师,精通国学,以儒通医。他在南海西樵山开诊所,后参加北伐战争,做随军军医,晚年在广州市洪德路开中医诊所。他养育了十一个儿女,罗元恺排行第七。
罗元恺从小就跟随父亲,曾在私塾念过书,诵读四书五经、古文诗赋,并在父亲的熏陶下,开始接触中医,背诵中医汤头歌诀,随父侍诊,被称为“医生仔”。
1930年,罗元恺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校5年,他诵读了内、难、伤寒、金匮、本草、温病等经典着作,对中医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与同班十位同学组成“克明医学会”,共同研讨学习中的疑难,撰写医学论文,互相交流启发。其后还出版了《克明医刊》。
当时,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开设了西医基础课,罗元恺掌握了解剖学、生理学等现代医学知识,而且对张锡纯、陆渊雷等中西汇通派医家的着述亦有所研习。他认为,中医与西医虽理论体系不同,但治病救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不应互斥。
1935年,罗元恺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考取了广州市中医师资格证书,并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广东中医院做医生,兼任该校《金匮要略》课教师,讲授内科杂病。在临证与教学工作中,他接触到许多危重、疑难的病症,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为其后续的专科学术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
从医之后,他还在当时的广州大学学习法律专业,跟岭南书法名家麦华三成为同窗好友,并在那里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廖锦华相识。这种多学科的博闻交融,为他以后成为一代大师奠定基础。
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直逼广州。广东中医院被迫停业疏散。罗元恺与家人离开广州,返回故乡南海县。一个月后,日军进犯南海,他乃转道香港,行医谋生。1939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迁至香港授课,他继续在母校任教。那时,廖锦华也去了香港教书,两人在香港结婚。
1941年香港沦陷,罗家又返回大陆。罗棣华在途中不幸感染霍乱去世。罗元恺夫妇从桂林绕道逃难至韶关。当时韶关是后方,相对安定,罗元恺继续行医。后来与母校的校董、校友等筹划在韶关复办中医学校。但正当筹备就绪准备开课时,日军又拟进犯韶关,复校之事乃告吹,他又被迫转往广东西北部之山区连县。除在县城开业诊病,他还与当地老中医赵伯平创办了连县中医讲习所,全部课程均由他编写讲义及讲授。
在抗战期间,虽然颠沛流离,生活艰难,他仍执着于中医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而贡献力量。
1945年日本投降,罗元恺返回广州,与校董、校友们取得联系,筹划中医院校的复办。但学校和医院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设备全部散失,经过一番努力,学校于1946年秋招生复课,医院则延至1948年秋才得以复业,而罗元恺亦回母校任教。
36岁当校长院长 受命筹建广州中医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工作开始受到重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也被省文教厅列入广州11所大专院校之列。中医学校结束了民办的历史,开始得到政府资助,学生有助学金,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中医工作呈现出光明前途。
这让视中医如生命的罗元恺非常振奋。1950年4月,36岁的他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起兼任附属广东中医院院长。他废寝忘食,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医疗质量、学生管理等方面事必躬亲,广纳人才。
中医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1953年8月,中医学校突然接到卫生厅转来卫生部的通知:“勿需培养新中医的必要。”在当时卫生部个别领导人的错误干预下,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被改为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罗元恺被任命为副校长。原中医学校仍办至1955年学生全部毕业为止。按上级制定的课程,中医进修学校主要讲授西医基本技能,欲使原有的中医经进修成为西医。面对这种“中医西医化”的错误导向,罗元恺顶住压力,坚持安排讲授一些中医课,使在职中医师得以提高中医水平。坚守住中医的阵地。
1956年,毛泽东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筹办4所中医学院。这标志着中医学进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年5月,罗元恺被任命为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筹备委员,参与制定学院办学规划,选择校址等工作,为学院的开办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他将原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教师、优秀毕业生推荐到广州中医学院,为组建学院的师资队伍立下汗马功劳。黄耀燊、邓铁涛、赵思兢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为广州中医学院第一批教师;李国桥等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广州中医学院新生力量的教师成员。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团结中医名老。
今年97岁的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回忆,当时学院选址在广州郊区三元里,校舍非常简陋,有的房间还是猪圈改造的,教师班底大多为罗元恺请来,他耗费了很多心血,深得同事敬重。
1956年9月广州中医学院招生开学,罗元恺任学院的院务委员会委员兼金匮要略教研组组长。1958年中医进修学校并入中医学院成为进修部,他任进修部主任兼妇儿科教研组主任。1971年妇儿科分为两个教研室,他继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并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妇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他的办学思想是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先中后西。在他和同事的倡导下,学院基本形成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之比为7:3的课程框架,逐步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