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组织出版大型美国史著作的学者是邓蜀生

笔者在《出精品、育新人》一文中也谈到:“六卷本《美国通史》无论就其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来说,还是就其出版规范和设计装帧而言,在我国出版的世界各国通史学术专著中,均堪称一流”,“这一中国美国史研究人员和出版工作者精心组织、真诚合作的学术成果,为我国组织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益借鉴。”“作为总主编的刘绪贻先生和杨生茂先生,作为责任编辑的邓蜀生先生,他们的锲而不舍治史的精神尤其令人敬佩。”“他们在25年中已经从在职过渡到退休,然而他们退而不休。

在2002年时,他们三位的年龄累计已经是255岁了,年均85岁,他们的学识和经验难道不是可贵的学术资源吗?他们为了学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的学术工作者的楷模吗?”邓先生1987年即已离休,美国通史多卷本丛书和6卷本《美国通史》的出版正是离休后的邓先生精心组织编辑出版的经典之作,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多卷本中的三卷、6卷本的《美国通史》出版在2001-2002年间,而他的老伴还在2000年时已因重病不能自理,需老邓全天候伺候直到现在,可想而知邓先生在这几年中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刘绪贻先生在收入本文集《邓蜀生编审的大手笔与我的老有所为》文中强调:“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审邓蜀生,在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举起了大手笔。他本人便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美国史学者,深深了解当时我国需要新的《美国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不独在会议上反复论证这种重要性和迫切性,还一再出谋划策,促进新《美国史》的编写工作。更重要的是,他根据自己对杨生茂和我的了解,慷慨大方地坚信我和杨生茂有能力主编一套合格的新《美国通史》,因而爽快地、勇敢地代表人民出版社约稿,并自告奋勇,担任责任编辑。”

“我们参加编写工作的30余位同仁深深感到,没有邓蜀生编审的宽容大度,《美国通史丛书》是决不可能问世的。还不仅如此,这套丛书原规定篇幅为150万字,结果写成300万字,超过原计划一倍,这也打乱了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但是,邓蜀生却将解决这个困难问题的责任留给自己了。这是何等风度!何等博大胸襟!”

“更重要的,便是他敢于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勇气。”
“他在人民出版社领导的支持下,非常尊重作者的“独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尽管在个别论点上他和作者意见不一致,他也一个字也没有改动作者的原稿。在当时左倾教条主义的积威仍不可忽视的条件下,这种宽容和气魄,用“大手笔”来形容,似乎已不够份量。”

“邓蜀生编审的大手笔,使我们出版于1989至2001年的《美国通史丛书》打开了我国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2002年,邓蜀生又将约我写的《战后美国史》增订本,即《战后美国史,1945—2000》代替原来的第6卷,并请《美国通史丛书》其他各卷负责人,对原书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正式出版了300万字的六卷本《美国通史》,6000套全部精装”这些评价都是十分中肯的。

张友伦先生在《淡定一生成就斐然》中也强调:“邓先生最重大的贡献就是力挺六卷本《美国通史》的立项、编写和出版。”“有同志认为这是‘我国美国史学科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这座丰碑的设计者就有邓蜀生先生在内。”“六卷本《美国通史》的问世影响很大。这是我国美国史研究领域三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晶。但是,如果没有邓先生的穿针引线,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这部书的出版恐怕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庆贺之余千万不可看不到邓先生的重大贡献。”


除了上述组织美国论著的出版之外,在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编审工作期间,邓先生还组织出版了其他一些美国问题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著译作出版。例如由他任责任编辑的杨生茂先生主编的《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邓先生在接受我和李剑鸣访谈时说:“那时候谈美国外交政策的不多,那本书得到好评。”又如由邓先生主持翻译出版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普及世界历史地图知识的重要作用。

邓先生和黄雨石、辜正坤还共同翻译出版了《林肯集 演说和著作1859~1865(演说 信件 杂文 总统咨文个公告》(上,下),并且负责全书的校审,该书由三联书店1993年9月出版,总共85万字。

就我和邓先生的学术联系中,深切感受到他对于普及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的高度重视,并从他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习治学和做人的道理。我直接参加了邓先生组织的《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的编译工作,该书由邓蜀生审校,李世洞、黄安年等编译,东方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共153万字。李世洞教授是该传略编译主持人之一,在《挚友邓公》一文中,他写道:1994年出版的《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是由黄安年教授与我分别带领北京、武汉一批中青年教师集体编译的。参加者水平不一,质量必然参差不齐,加上两摊人马又分住两地,这给审查、通编、校对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具体情况可从下面一封信看出来。

大概是在1993年初我得知他在编辑、校改中负担很重时,曾给他去一信,想去北京帮助他做些校对辅助工作以减轻他的负担。他在1993年4月12日给我的信中写道:“你的好意和责任心我很感佩,可是校样不是一次来齐,而是分批来,而且说不准什么时候来,来了以后由校对同志校初稿,再交给我看。现在刚到198页(16开),还只到“F”部,还有3/4没有来,因此你来京看校样不可能实现。”又说“这两天我正与美术编辑的同志商量《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封面设计问题,拟用淡蓝色,后面以XX(字迹不清楚)自由女神头像做衬托。”这一段话不仅说明他负责的校对工作零碎繁琐,而且还表明蜀生同志超出 “本职范围”去考虑封面的设计。如果没有全心全意做嫁衣的精神能这样吗?”

由于这部译稿在是武汉和北京分别集中的基础上再有邓先生统稿,包括统一专有译名的,单我送给他的专用人名、地名和名词的卡片就有两大卡片盒, 仅仅统一译名就得费邓先生来统一的,在当时电脑排版尚未盛行的情况下,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何况他还肩负有着审校译文的把关,所以《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能够出版主要归功于邓先生的辛劳。

我也参加了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的《世界系列丛书》,其中包括《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影响世界的100个人物》、《影响世界的100种文化》、《影响世界的100本书》和我作为分册主编的《影响世界的100次事件》,以上均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在这个编译和编写的过程中,邓先生从策划、构思、拟定纲目到物色作者、文字编辑加工等,都发挥了重要指导和组织作用,从而保障了书籍的质量,同时感受到他的求真务实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

邓先生力求将美国历史著作以适合我国读者生动活泼地阅读方式译介绍给国人,1984年2月,经他组织编译出版了6部单行本《美国建国史话》、《美国扩张与发展史话》、《美国社会史话》、《美国科学技术史话》、《美国文化教育史话》、和《美国文学艺术史话》,其原著原名The Story of America ,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 Inc., New , York, 1975,编者是Carroll C. Calkins 。

承邓先生的信任,我为他组织出版六卷本美国史话丛书的选译写了书评:《别具一格的〈美国史话〉》,发表在1985年5月6日人民日报上。

轰动全球的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中译本在1998年4月由邓先生所在的东方出版社出版。这些译著的出版同样倾注了邓先生的心血。顺便提及这本中译本书英文原版,笔者曾从中牵线,1997年初,邓蜀生来电话谈到新译本要赶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前出版,但是还没有从张纯如母亲那里拿到张纯如所写一书的英文原版。

我们2005年底在美国硅谷地区住在堂妹吕建琳家,她是美国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负责人之一,和张纯如的母亲联系密切,我们在加州也见过张纯如的母亲。我们就说可以负责打电话给建琳问能否和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教授联系取得英文原版书。建琳很快和张盈盈取得了联系并将英文原版书带到了北京交给了邓蜀生先生,这是2007年4月下旬的事。由杨夏鸣翻译的张纯如(Iris Chang)的英文原著“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2007年8月已经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邓蜀生先生作为战地记者,1944-1945年间在重庆大公报发表了有影响的报道、1950-1951年间在《世界知识》发表了《美国战略上的弱点》、美军俘虏营的访问记等二十来篇时评性文章,还有《震撼世界的朝鲜人民解放战争》(《世界知识丛书》之九,1951年6月初版初印)等有影响的论著。

在“反右派”运动中,他蒙受政治上的极不公正待遇。1964年,他在十分困难条件下于《历史研究》上发表了《威尔逊与中国》长篇论文,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当时用名邓楚川。而史学界许多学者当时不知邓楚川何许人也。

邓蜀生先生作为出版人,同时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如:《伍德罗·威尔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

《伍德罗-威尔逊》出版于改革开放初期,他对威尔逊的评价给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人物传记篇幅不大,却是我国学者撰写的较早的集学术性、启迪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名人传记著作,观点鲜明、文笔生动、重点突出、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全书分前言、少年自负凌云笔、二十五年教学生涯、出任州长、叩听白宫的门扉、标榜“新自由”的改革、“新自由”旗帜下的西半球、“新自由”与中国、战争造就新神、新的“福音书”、凡尔赛宫的群神会、国内斗争、春华落尽、一面镜子等十三节,并附威尔逊生平简表、参考书目举要、译名对照表。该书是研究伍德罗-威尔逊的参考书之一。

在《前言》中他写道:“威尔逊的政治思想和奉行的政策是一个保守派,却博得了自由派的喝彩,把他奉为偶像,一度还拥有‘救世主’的名声。可是,他很快就郁郁不得志地离开了政治舞台。他不是随波逐流或任人摆布的平庸之辈,而是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冲出西半球寻求‘世界领导地位’活动中的一名干练指挥官。他不失时机地、有步骤地把一个有孤立主义传统的美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美国第一次赢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发号施令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巴黎和会中,在英、法等国老牌帝国主义的政客们面前,却又显得是那样进退失据,没有章法。”这部著作虽然只有15万字,却在书后附有一定篇幅的威尔逊生平简介、参考书目举要、译名对照表,具有严格的学术出版书籍的规范。

出版于1985年的《罗斯福》一书,不仅集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而且力求实事求是地叙述和评介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给人们以耳目一新之感。作者在《小引》中写道:“象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物一样,罗斯福不是在清一色的喝彩声中登上历史舞台和进入伟人祠的。他是这样一个人物:激进的革命者怨恨他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的死刑执行人;保守的卫道者咒骂他竟敢试图改变资本主义的框架。罗斯福自己说,他不是社会主义者,他也从来不想摧毁资本主义,但是他要改革它。”

对此杨玉圣评论道:“拿一版再版的《罗斯福》来说,邓先生把这位身残志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和世界命运的伟人刻画得栩栩如生,是迄今我所读过的出自国人手笔的最佳外国名人传记。“要编好书,必须知书,要深入下去,知识要尽可能广博,还应成为所从事的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内行。做到了这一点,就更能与作者有商有量,相互切磋,平等交往,不强加于人,也不屈于别人之所强加。“这是邓先生10年前在他的《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中的夫子自道,其实也是他的成功的经验之谈。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出版界,像邓先生这样集编辑、翻译、研究于一身的老人,也是不多见的。 ”

写于1988年的《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研究美国移民问题的力作,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考察移民对于美国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在邓先生看来,“在美国这部波澜壮阔、蔚为奇观的移民史中,有宽容大度、振顽立襦的光辉篇章,也有使民族汗颜的种族迫害丑闻。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邪恶交织而成的美国移民历史,是十分值得回顾和研究的。”他谦称“这本书是笔者近10年学习、研究这方面问题的粗线体会。”

梁茂信教授在《令人敬仰的孺子牛——邓蜀生先生90岁华诞贺》文说:我与邓先生的相识“是通过阅读他的大作《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开始了解先生的。”“邓先生的著作是我当时能找到的唯一专著了,它对于我当时全面了解和认识美国移民史的通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性作用。”“每次阅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挥洒自如、穿透力和感染力极强的文笔。在许多问题上,先生把十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清楚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先生扎实而深厚的文学功底,深深地影响了我。”

他在评《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一文中说,“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不仅是一部结构严谨,颇有参考价值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雅俗共赏,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以美国民族与外来移民的关系为主线并将其贯穿于全书始终。”“作者在编撰本书时,不仅立足于过去,而且着眼于现实和未来。这一特点在对印第安人、黑人、华人、拉丁美洲移民和犹太移民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一书2001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邓先生在前言中写道:“笔者在10年前曾写过一本《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当时是我国问世较早的一部关于美国移民问题的专著。”“笔者在前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最近10年新的材料,并对前书中的若干观点作了重新审视,对美国的移民问题和种族关系进行比较深入的综合考察,写成此书。”

《美国历史与美国人》是邓蜀生先生的一本论文集,集结了邓先生1944-1992年间学术研究的足迹。收录邓先生的27篇论文。其中以人物为文章的主题或是主要以人物为线索展开论述的,一共有14篇,书评6篇。他在《自序》中写道:“1944年8月我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印缅前线战地通讯。从那时算起,到编选完毕这本文集的1992年春,相隔将近50年了,其中有十多年是在农场改造、农村劳动、‘浩劫’洗礼和干校锻炼中度过的,其余的年月,都是在新闻出版岗位上或编或译或写。总算出了一些书,写了一些文章”“50年代我是从事国际时事编辑和评论写作的。

从1957年下半年起搁了笔。搁笔3年多回到出版社以后,工作由时事转为历史,干起外国历史编辑这一行。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史成了我新的工作对象。算下来,涉猎美国史领域也有30年了。”“作为一名编辑,第一要务是要选好稿、编好书,就是通常所说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编与写很难分家。要编好书,必须知书,要深入下去,知识却要尽可能广博,还应成为所从事的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内行。”“编辑整天同书稿打交道,只要肯钻研,就会心有所得,有所得也就会产生形之笔墨的愿望,编辑与作者一身二任格局就很自然地形成。我这本文集就是我作为编辑而争取成为美国史领域的内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的反映。”

“90年代回头去看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写的那些文章,更会觉得了无新意。但它们毕竟反映了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邓先生的文集无论对于美国史研究者和编辑工作者都有很多启迪,我们可以从中领悟一位亲临其境的战士、一位关注和追踪现实的观察家、一位研究和编辑集于一身的学者,三位一体的邓先生的美国史研究。


邓蜀生先生作为出版人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堪称学术界的沉默道钉,作为学者,关心、鼓励、扶植后学,淡泊名利,令人敬佩。

邓蜀生先生作为出版人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堪称学术界的沉默道钉,作为学者,关心、鼓励、扶植后学,淡泊名利,令人敬佩。

这里要提到的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邓蜀生先生和杨生茂、刘绪贻先生一起于1992年受聘为美国著名的《美国历史杂志》的中国特约编辑,我国美国史研究者担任这一职务还是第一次,无疑是邓先生的学术荣誉。当时邓先生已经年近70,杨生茂、刘绪贻两位也已经年近80,考虑到保障这项工作及时有效的运转,邓先生提出了他自己退出中国特约编辑一职,并且郑重推荐我来承担这一工作的意见。邓先生在和杨、刘两位商讨后一致提议由我来接替邓先生的中国特邀编辑职务,并且获得美国历史杂志主编的认可,从1992年12月一期(Vol. No.3)起我取代了邓先生出任中国特约编辑。事情要从邓蜀生先生在1992年5月7日写信给我说起,他的信的全文如下:

“安年同志:
上周收到《美国历史杂志》主编David Thelen的来信(我不认识他),要求我协助该刊介绍我国研究美国史的情况和成果,我因为与各院校美国研究者联系很少,加上精力与时间都不济,所以推荐你代我参与此项工作.我已写信给刘绪贻先生,提出我的意见,我认为应该有年富力强的学者参加,而这方面的最合适人选是你。寄上有关材料(复印件,不必退还),请将你的意见告知。我十分希望你接受,并希望得到你的简历(职称,职务,著作,当然也应有年龄和从事专业工作的年头等,英文)。这项工作对开展美国研究会的工作可能或有帮助。盼速覆。
问好
邓蜀生
92,5,7”

1992年5月18日、1992年6月19日, 杨生茂先生两次写信给我动情地说:“我希望答应邓蜀生同志的推荐请求(今将5月8日蜀生来信奉上,以供参考)”杨先生所附的邓蜀生先生来信内容如下:
生茂同志:
来示悉。我拟推荐黄安年同志代替我,因为我现在无助手,手头的事又多,无精力也无时间来办《美国历史杂志》所要求的事。你们二位有学校相关同志可依托,而且了解的情况(信息)也远比我多,似可由你们二位再加上黄安年同志把这件事承担起来。当然,要解决必要的经费问题。我已函黄安年征求意见,并将有关材料复印了一份寄给他,他作为学会秘书长,办此事有很多便利条件,不知尊意如何?
祝好
邓蜀生
92,5,8

1992年7月1日,刘绪贻先生也在写给我的信中说 “我们准备给Thelen回信,这封信有杨、邓、我回。俟Thelen同意你代邓后,以后再回信时,则由杨、你、我回信。”

从这里,我深切感受到邓先生等老一代学者提携后学的高尚风格。邓先生虽然自2006年起离休,仍心系美国史著作的出版和人民出版社与美国史学界的信息沟通。2010年5月28日这一天,87岁高龄的邓先生亲临天通苑寒舍,陪我去人民出版社和几位负责人见面,以推动人民出版社领导对美国历史和美国问题图书的出版,具有极大诚意和高度重视。”

邓蜀生先生成为新中国组织出版大型美国史著作的“第一人”并非偶然,他对美国的认识并非仅仅来自本本,而且有着两次战争中和美国打交道的实践体验以及对美国的务实了解;在组织出版美国史著作时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得益于他本人对美国研究的很深造诣和丰富宽厚的编辑经验;同时还由于他和中国美国史研究队伍的主要阵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中华美国学会有着密切友好相互信任的广泛联系。这样的学者编辑兼于一身的人才堪称十分难得。诚如现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辛广伟先生所言:“邓老何以能建此功?究其根本,他乃一具事业心、善企划之学者型编辑。”

作者:黄安年 北京师范大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