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1∶25万数字化野外填图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克信团队实现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进行地质填图总是少不了记录本、铅笔、尺子、放大镜,这种办法不仅加大了地质工作者的工作量,还容易出现记录差错。2006年8月初在青海互助县(今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记者采访时看到,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工作者们在1:25万比例尺填图中,操作着掌上电脑和GPS等现代化高科技仪器,将采集到的地质数据和相关资料立刻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并迅速在掌上电脑上作技术保存,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据博士生导师张克信介绍,这是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1∶25万实现数字化野外填图。

我国地质调查人员一直沿用前苏联的1∶20万比例尺填图方法,但是,这与国际地学界流行的1∶25万比例尺的标准不一致,影响了我国地质学界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不利于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走向国际科学界。所以,原地质矿产部在1996年对地质调查中的9幅国家填图用1∶25万比例尺进行试点。其中,以殷鸿福院士为总负责人的《中国西部不同类型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等6幅填图项目,率先在全国成功试用1∶25万比例尺填图方法。

以张克信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在《1:25万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项目中,全部实现了1∶25万比例尺地质填图数字化。何谓数字化填图?张克信教授向记者介绍,数字地质填图是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数据采集过程中,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对地质填图的对象进行数据分类,实现系统化的描述、组织与存储。

谈到野外地质填图数字化,张可信教授不禁说起了传统的地质填图。他说,传统的野外地质填图,是通过连续的野外地质路线观测,把获得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记录在记录本上,并把相应的地质观测点及界线手绘在地形图上。获取的野外地质观测数据和信息基本上还处于分散的、非动态的管理现状,这极大地制约了资源信息充分发挥。

因此,对野外地质填图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实现地学数据获取全过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十分重视野外地质填图的现代化。由于地质内容的复杂性,野外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一直是地质填图工作主流程信息化难度最大的工作。

在野外数字填图技术中,其原则是用新技术、新思路、新组织形式对野外路线观测的地质内容进行数字化采集,利用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来检索、提取、分析和归纳和处理地质信息。在符合传统地质填图的基本规律下,进行一次性野外数字化录入、数据处理、编图和输出。

项目组的朱云海教授向记者介绍,在《1:25万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项目中,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和再现地质实体在地球表面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通过野外观测路线的调查,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在掌上机WindowsCE平台上,实现了数字填图所需基本GIS基本功能,并且实现了遥感系统与数字填图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用实体点、网链、几何拓扑环的数据模型和组织方式,对野外路线观测的对象及其过程的描述进行定义、分类、聚合和归纳,分层并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结合的储存在空间数据库中。

据悉,《1:25万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今后在全国展开的1∶25万数字地质填图所设立的试点性图幅。我国通过本图幅的研究工作,完善不同岩类区和构造区的1∶25万填图的数字化过程与数据模型,建立起1∶25万万整幅数字地质填图示范区为今后的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培训,计算机野外辅助填图系统软、硬件进一步开发与升级、国际交流和形成“1∶25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要求”提供野外“实战”材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