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雷达工程系由毕德显创立于大连大学电信系

1949年初,毕德显担任大连大学电信系主任。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根据上级决定,他担负了创建雷达工程专业的重任,并把它作为电信系当时的主攻方向。为此,毕德显主持了这一专业的课程设计工作,提出了该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那时,雷达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资料和人员缺乏。为建设这一新专业,他四方写信聘请教员,自编自译教材,有的课还自己登台讲授。是毕德显最早组织编写出中国自己的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教材,也是毕德显最早把自动控制技术、脉冲技术、微波技术和检测理论等编入雷达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中。

毕德显1953年翻译出版的苏联爱金堡的《天线》一书,是中国最早出版的一本天线专著,为我国天线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大连大学电信系在新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建立起雷达工程系,并确定了培养雷达工程师的明确目标。毕德显是最初设计师。该专业的《微波传输技术》及《雷达原理》等课,当时熟悉的人不多,他就自己搜集资料,编写教材,亲自为学员讲授。此外,在他的倡导下,通信工程学院自20世纪50年代始就筹备建立了雷达军用机实验室。通过毕德显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50年代初,新中国终于培养出了第一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这批人今天都已成为我国及军队雷达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许多人为发展我国雷达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两人已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毕德显在发展我国和军队雷达工程方面也做了许多引路工作。如1958年在西安军事通信工程学院时,他尽管个人政治上受压抑,但仍然积极参与了学院承担的气象雷达和超远程雷达等的研制工作。在方案论证会上,他提出了将参量放大器作为接收机前端的设计思想,以提高雷达性能。在他的指导下,学院科研组顺利完成了这些研制工作。

1961年底,毕德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副院长后,凭借自己丰富的办学经验,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都亲自动手,并着手开设新的课程和专业,为培养高质量雷达工程技术人才呕心沥血。由于毕德显在雷达技术方面的贡献,1962年他被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的首届副主任委员。

毕德显简历:

1908年12月21日 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今山东市济南市平阴县)。
1932年7月 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本科。
1934年7月 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任燕京大学教师。
1939年9月 任昆明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研究员。
1941年7月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硕士毕业。
1944年7月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毕业。
1944年12月 任美国RCA公司工程师。
1947年10月 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
1949年2月 任大连大学电机系及电信系主任、教授。
1952年2月 任军委张家口工程学校系主任。
1953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雷达系教授会主任。
1958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雷达教授会主任。
1961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雷达工程学院副院长。
1963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1972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技术学校副校长。
1978年7月—1988年底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1962年 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理事。
1978年 任中央军委电子对抗小组“电子对抗和雷达技术顾问”。
1979年 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理事。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83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