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集散地和出口地
中国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集散地和出口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它已经享有这样的殊誉。
据1987年报载,1985年香港岀口钟表价值约90.88亿港元,1986年113.24亿港元,常年出口手表约3亿只,钟4800万只左右。是世界大的钟表出口地。
2012年上半年香港钟表出口总值347亿港元,期望可以透过CEPA开拓内地市场。欧盟、美国及瑞士是主要出口市场。
钟表业在香港1930年代已有发展,早年主要从事进口钟表的维修及零配件(如表壳、表带)生产。这些维修和配件工厂只有零星数间,而且规模很小)
日占期间香港的钟表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几乎陷于停顿。战后重返香港的临时军政府面对百业萧条、物资紧缺,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香港经济。随着这些措施成效日见,香港的经济恢复迅速,各行各业特别是龙头产业转口贸易复苏最为显著。当年香港的钟表大多由瑞士入口,一部分货品由本地市场消化,其他的就经香港转运到亚洲邻近地区。以战后(1953年)第一份全面的钟表进出口统计数字看来,当年手表入口总值为9,638万港元,出口则为3,255万港元(数字并不包括由其他途径转口的价值)。
进入50年代,建基于良好的行业市况,香港的钟表加工厂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以创办于1930年代的新记表厂为例,1950年,该厂与员工合资开设了一家金属制品厂,增购了制造机器,把配件产量提升至日造铜表壳500只。至50年代中期,另一家新配件厂德明表壳厂投产,是同期行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者,能生产防水表壳,雇用工人数百,产品主要供应美国钟表大厂。
除了承包美国品牌外,香港表商在同期也入口瑞士机械表芯进行装配。
在1950年代初,瑞士政府曾禁止该国的表芯出口至除美国以外的国家。香港部分商人就从美国间接买入瑞士表芯进行装配,其后也进口法国和德国表芯。瑞士当局有见竞争激烈,遂更改出口政策,同意向香港直接输出表芯。碍于生产条件有限,香港虽有数个欧洲钟表大国输入表芯,但本地出口的手表成品并不多。除了本地华资外,在1950年代后期,外资表厂也进入香港,为香港带来了新的技术生产机器。为本地钟表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留意的是,1950年代国际对华禁运对香港钟表业并无太大影响,这是由于虽然失去了中国市场,但同期的日本和东南亚需求稳定,故钟表业的出口市场依旧庞大,并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区内的钟表集散地。
60年代,香港钟表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数间瑞士钟表厂来港设立装配生产线,于香港生产及出口中档次手表,并一改以往以表芯出产国来决定原产地的做法。香港政府随后也跟随瑞士方面的做法,宣布以装配地来决定钟表产地,而非过往的以表芯来决定。这样一来造成不少外资钟表装配厂撤出香港,但这样反而为本地华资以装配粗马表为主的产业减轻了竞争。据1969年的统计,港产手表外销量达582万只,总值8,116万港元,产品主要卖往英美、亚洲和非洲地区。当时香港工资低廉,经营自由,对积极寻求海外装配工厂的外资表厂来说很有吸引力。
同一时期华资手表业也有一定发展,然而当时华资普遍出产的机械粗马表并非百分百香港制造,通常是采用本地生产的零配件,再搭配外国入口的机芯组装而成。在销售方面主要瞄准美国市场,其次是日本及南美洲。虽然本地的居民的收入日渐增加,但在60年代一系列金融和社会风暴影响下,香港手表还是以转口为主。
1968年香港手表转口值为8,800万港元,1969年则升至1.1亿港元 ,从生产模式来看,60年代香港钟表业还只是停留在贴牌生产阶段。
70年代香港钟表也开始迈向更高科技的层次。1974年,香港表厂成产出第一只LED电子手表,香港钟表业出口大增,1975年输出25万只电子表,总值达到5,000万港元。然而早期的LED显示技术不稳定,港商其后在1977-78年改产全新的LCD跳字表 。1979年,香港手表出口达7,339万只,其中七成为电子表,成为全球产量第一的地区。
1970年,香港钟表出口总值1.35亿港元,至79年激增至43.54亿港元,在同年出口的钟表产品中,手表占八成,时钟和其他钟表配件占两成。港产手表主要外销美国,其次为西欧、日本、东南亚、中东和南美地区。另外,七十年代香港的钟表业第一次出现了贸易顺差。
随着1979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许多香港的表商为某求更低廉成本及更大发展空间,渐渐把厂房北移,仅在香港保留设计、行政等办公地点。1980年代初香港钟表厂尚稳步扩张,由1187家上升到1985年的1436家,随后厂房数目呈下降趋势。虽然不再于香港生产,但香港的钟表出口仍然强劲,由1980年出口额的62.88亿港元,升至1989年的173.55亿港元,出口市场主要为美国、英国、西德、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