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有“女真”族之名始于五代
女真族是中国的古族名。来源于唐代的黑水靺鞨(读音“格格”)。周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五代时称女真。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下游,东至日本海。
五代时该族依附于契丹,称女真。
女真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东至海。
从事渔、猎和畜牲业。
北宋初,完颜部迅速发展。北宋末,其首领阿骨打统一各部,1115年建大金政权,辖境北至外兴安岭上的火鲁火疃谋克。
1127年灭北宋,其势力进入中原地区。部分女真人迁居中原后,逐渐与汉族融合。留居东北部分发展较慢。
元时,归合兰府水达达等路管辖。
明代,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分。
明中央政府在当地设都指挥使、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管理军政事务。
明末,由努儿哈赤统一各部,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