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举办的第一个涉及两岸三地的电影节是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
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中国珠海电影节,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1994年6月15日,第一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在这座海滨小城举办。顾名思义,珠海电影节涉及两岸三地。其时,香港、、澳门还未回归,两地民众对回归之后的疑虑、猜测甚至非议,时常见诸报端。而当时的台海局势亦并不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珠海想让三地的电影人共聚一堂、把臂言欢,不可不谓石破天惊。
这个电影节主要由时任珠海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李焕池推动。当李焕池把这个想法告诉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时,连后者都表示惊讶和担忧。梁广大在珠海为官16年,曾因倡建伶仃洋大桥(今天的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珠海机场等命运工程和实行诸如百万科技重奖等震惊全国的改革举措,被人称为“梁胆大”。但要办一个个融合三地在内的电影节,在当时的环境下,实在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难怪连“梁胆大”都表示要慎重。
2008年李焕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自己曾经想过,最坏的结果,就是“大不了罢官喽”。
1992、1993年,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一个黄金季节。1992年,长春电影节举办第一届;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当时很多参加珠海研讨会的专家———有北京的,也有港澳的———纷纷给珠海打来电话,说影视娱乐城投资大,需要慎重;在珠海办个电影节,倒是比较可行。
最后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确立了珠海电影节是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两年举办一次。
李焕池回忆时坦言说,当时自己最大的担心,一是怕参展影片的政治把关问题;二是影星来来往往,围观者众,场面失控,“就怕女明星被人非礼”;三是担心这些艺术家在饭桌上喝了些酒,说错了话,“所以需要特别严谨”。
要做一个涵盖两岸三地的电影节,最主要的公关对象当然是港台的电影界。为了电影节,李焕池曾经两次经过特批,飞赴台湾。而往来港澳的次数更是难以计算。香港方面,珠海主要联系吴思远。吴时任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香港电影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曾连续5年出任了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而台湾方面,则主攻时任台湾金马奖执委会主席的李行。再由吴、李二人登高一呼,联络当地的电影人。
“这个电影节,影视界的朋友确实很支持,一通知都来了。李行跟我说,不管两岸有什么事情,这个文化交流我搞定了,我怎样都会带团过来。吴思远则告诉我,你定下来怎样,给我通个电话,我按你的意思去办。”这两个当地电影界的领军人物的表态,给李焕池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一些明星的表态,则更让李焕池看到了电影节成功的希望。现今被人称作“大哥”的成龙,当时告诉李焕池,“这个电影节,如果要我参加,我怎么着都要来”。一诺千金的成龙,有一个细节让李焕池记忆犹新。那是在第二届珠海电影节开幕当天,成龙刚从美国回到香港,“连衣服都没有换,直接坐船来珠海出席开幕式”。
台湾的明星也不甘成龙之后。在李行拟定的台湾电影人出席名单里,方芳芳的名字赫然出现其中。方芳芳是当时台湾最当红的金牌主持人,“出场费听说是新台币30万”,李焕池笑着说。当时她的经纪人要收出场费,这让李焕池担心了好一阵子。后来方芳芳自己亲口告诉他,她一分钱都不收,一定会来。
除了坚定的表态,在此后将近半年的筹备时间里,三地的电影人更是通力合作,为珠海这座从未举办过电影节的城市,搭建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框架。参照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内地的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安排了影片比赛、影片展映、影片学术研讨及升旗式、开幕式、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等一系列盛大活动。电影奖评定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说起奖杯,倒是有一段掌故。珠海电影节设“飞龙奖”,其实最早名字不是这个。“本来我们想沿袭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的思路,做一个‘金龙奖’。”李焕池说,“后来想了一下,还是区别一下吧,叫‘飞龙奖’,寓意中华民族电影文化事业的腾飞,把三地都统到一起来。”
1994年6月15日,第一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在珠海正式举办。珠海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明星,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记者,这座南海之滨的弹丸小城,一夜之间名闻世界。
谢添、孙道临、姜文、成龙、洪金宝、冯宝宝、文隽、尔东升、黎明……这些平时只能在荧幕或者屏幕上看到的名字,在6月15日到19日之间,就那么活生生地出现在珠海人的面前。“盛况空前!台湾除了林青霞没来,香港除了周润发、张曼玉没来,电影界八大行业(导演、演员、化妆、特技等)不管是一、二、三线,还是台前幕后,都来了,可以用倾巢出动来形容。
和明星们一起赶到的,是蜂拥而至的记者。其中有一些根本没有得到大会的邀请,自发前来,这部分人以敬业的香港记者为主。但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却让李焕池陷入了尴尬,因为食宿方面根本没有做好这部分人的准备。后来还是吴思远自掏腰包,给这些“老乡”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后来私下跟吴思远说,要不,我给报销算了?他摇摇手,说小事小事。”
云集珠海的记者,是一个数目惊人的采访团。按照陈毅艺的估计,这个数目是全国之最,达到200多人,“连美国的华文报纸都派来记者采访”。在记者们的报道中,珠海电影节迅速与长春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齐名,被合称为国内三大电影节。它的名字甚至和另外一个知名的国际电影节相提并论,那就是戛纳。二者同样属于海滨城市,同样没有影视基地甚至电影厂,但却都取得了轰动的效果。当时的媒体都说,珠海就是中国的戛纳。
这次电影节的高潮,在颁奖礼当天来临。这个颁奖礼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一个原因当然是明星扎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重奖。珠海电影节在大奖评定方面,延续了1992年引发全国轰动的百万科技重奖思路,倡导精神、物质双重鼓励。大会最佳影片的奖金是10万元人民币,其余诸如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单项奖奖励5万元。需要注意的是,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像张艺谋、巩俐等称雄荧屏的“大腕”都是供职于电影厂,每个月的工资不过千把块钱。“我跑过金鸡、百花,也跑过长春、上海,珠海的奖金是当时全国最高的。”资深娱记陈毅艺说。
颁奖礼设在新修建的珠海体育馆。当晚体育馆的售票处外面排起了长龙,从头望不到尾。李焕池说,当时“体育馆有4000多个座位,坐不下———请来的嘉宾就有1000多个。后来硬是又加了1000多个座位才勉强让大家坐下来。搞得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公安都有意见,说连他们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
可惜,中国珠海电影节只办了两届就停办了。
珠海电影节停办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影节的主办审批权,由之前的广电部收归至中宣部。中宣部决定保留长春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放弃珠海。经过反复争取,最后得到的批复是珠海电影节“可以”举办,但不得设奖,只能展映影片。至于为何不得设奖,“问过,但没有解释”。在珠海的决策层内部,这个“最高指示”也让大家泄了心气,结果办了两届的珠海电影节,从此不了了之,没有下文。
2001年,南方都市报发起主办了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将内地和港台电影纳入评选视野。在很多珠海人看来,这是珠海电影节的另外一种“还魂”,因为二者在策划思路、评选形式甚至港台电影人主要组织班底都几乎重合。这让珠海人心里百味杂陈。
其实华语电影在世界面临的形式跟20世纪90年代没有什么变化,一样面临西方电影甚至韩语、日语电影的冲击,需要联合。但港澳目前已经回归,两岸关系从2008年随着包机日益明朗改善,政治形势较之以往有很大好转,珠海如果愿意,再次掀起华语电影的浪潮不是没有可能!
恢复珠海电影节,仍然是许多珠海人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