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开始饲养经济型鱼种始于唐末

中国的养鱼业在西汉至东汉时期都非常繁荣。

自三国至隋,变乱相承,养鱼业一度衰落,至唐代又趋兴盛。唐代仍以养鲤鱼为主,大多采取小规模池养方式。养殖技术主要继承汉代的,但这时已人工投喂饲料,以促进池鱼的快速生长。随养鲤业的发展,鱼苗的需要量增多到唐代后期,岭南(今广东、广西等地)出现以培养育鱼苗为业的人。段公路《北户录》说,这些人采集附著于草上的鲤鱼卵,于初春时将草浸于池墉呐,旬日间都化成小鱼,在市上出售,称为鱼种。

至昭宗时(889-904),岭南渔民更从西江中捕捞鱼苗,售予当地耕种山田的农户,进行饲养。刘恂《岭表录异说,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泷洲(今广东罗定县)的农民,将荒地垦为田亩,等到下春雨田中积水时,就买草鱼苗投于田内,一两年后,鱼儿长大,将草根一并吃尽,便可开垦为田,从而取得鱼稻双丰收。

唐代中叶以前,以养鲤鱼为主,唐末,开始饲养草鱼,成为中国养殖草鱼、青鱼、鲢、鳙这四种著名鱼类的起始。宋代以后,在鱼苗饲养和运输、鱼池建造、放养密度、搭配比例、分鱼、转塘、投饵、施肥、鱼病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济,为中国近代养鱼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元明清时期主要饲养青鱼、草鱼、鲢和鳙,在养殖技术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养殖区域也随时间在不断扩展。这是中国古代养鱼的鼎盛时期。

北宋年间,长江中游的养鱼业开始发展,九江、湖口渔民筑池塘成鱼,一年收入,多者几千缗,少者也有数万。到南宋,九江成为重要的鱼苗产区,每适初夏,当地人都捕捞鱼苗出售,以此图利。贩运者将鱼苗远销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同时形成鱼苗存在、除野、运输、投饵及养殖等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会稽(今浙江绍兴)、诸暨以南,大户人家都凿池养鱼。每年春天,购买九江鱼苗饲养,动辄上万。养鱼户这时将鳙、鲢、鲤、草鱼、青鱼等多种鱼苗,放养于同一鱼池内,出现最早的混养

宋代还开始饲养与培育中国特有的观赏鱼金鱼。随养鱼业的发展,这时开始进行鱼病防治

明代主要养鱼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养殖技术更趋完善,在鱼池建造、鱼塘环境、防治泛塘、定时定点喂食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养鱼池通常使用两或三个,以便于蓄水、解泛和卖鱼时去大留小。池底北面挖得深些,使鱼常聚于此,多受阳光,冬季可避寒。

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解洲还创造了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使稻、鱼、桑、蚕、猪、羊等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从而提高了养鱼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混养技术也有提高,在同一鱼池内,开始按一定比例放养各种养殖鱼类,以合理利用水体和经济利用饵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河道养鱼也始于明代。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将河道用竹箔拦起,放养鱼类,依靠水中天然食料使鱼类成长。嘉靖十五年(1536),三江闸建成,绍兴河道的水位差幅变小,为开发河道养鱼创造了条件。

池养也见于明代。黄省曾《种鱼经》说,松江(今属上海市)渔民在海边挖池养殖鲻鱼,仲春在潮水中捕体长寸余的幼鲻饲养,至秋天即长至尺余,腹背都很肥养。

清代养鱼以江苏、浙江两省最盛。其次是广东。江苏的养鱼区主要在苏州、无锡、昆山、镇江、南京等地。浙江养鱼以吴兴菱湖最著名,嘉兴、绍兴、萧山、诸暨、杭州、金华等地都是重要的养鱼区。广东的养鱼区主要在肇庆、南海、佛山。其他如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四川、安徽、台湾等省,也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养鱼技术主要承袭明代的,但在鱼苗饲养方面有一定发展。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说,西江渔民将捕得的鱼苗分类撇出,出现了最早的撇鱼法。在浙江吴兴菱湖,渔民利用害鱼苗对缺氧的忍耐力比养殖鱼苗小的特点,以降低不中含氧量的方法,将害鱼苗淘汰,创造了挤鱼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