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是河北唐山市

1990年11月13日,联合国人类居住区(生态环境)中心将本年度“人居荣誉奖”颁发给了我国的河北省唐山市,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城市

1976年,巨大的地震灾害使唐山几乎成为一片废墟。随后中国政府不依靠外国支持,完全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展开了废墟上的重建工作。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唐山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唐山在14年后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1978年,唐山市揭开了恢复建设的新篇章,来自全国50多个援建单位的十万建筑大军鏖战唐山。唐山老百姓熟悉的火柴盒式楼房,就是那个特殊时代下的特殊建筑物。

到1986年底,唐山建成面积达101.38平方公里,建设抗震性能较好的3至8层住宅楼5972栋及部分平房,建筑面积达121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住宅小区与工厂区严格分开,并在住宅区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商店等设施,道路四通八达。

截至1990年,唐山共建成民用住宅1479万平方米,98.2%的居民搬入新居,集中供热面积700多万平方米,供热率在全国居于首位;铺设道路面积548万平方米,为震前的4倍;供水、排水管线1454公里,园林绿化面积1750公顷,均超过震前数倍。

唐山以其抗震救灾、解决百万人居住问题的突出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大城市灾后重建的典范。

1990年11月,联合国向唐山市颁发了“人居荣誉奖”。唐山市政府自此载入联合国“为人类居住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史册。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唐山以出售公有住房为突破口,住房建设逐步向市场化转轨。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家庭纷纷购买了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居民住房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到2004年底,唐山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6.62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两居室单元配套房及以上的家庭占总人口的90%,住宅结构逐步由小面积、两居室向大客厅、多居室的新型住房发展。

唐山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至2006年7月的数据,97%的唐山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