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的奠基者是学者黄文弼

“博大的学者”,这是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长征记》中对黄文弼的评价。

黄文弼(1893—1966),字仲良,湖北汉川(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人。

他曾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深受当时进步思想影响,将民族觉醒、国家图强视为己任。

191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最初致力于宋明理学研究,不久又转向目录学,并成为北大考古学会最早的成员之一。

1927年以后,他的学术人生与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科学考古联系在一起,成为新疆考古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1957年9月至1958年8月,他第四次到新疆,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的考古队和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物工作者在哈密、伊犁、库车等地进行考古挖掘和调查,为研究新疆考古和新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斯文-赫定(1865—1952),是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他从16岁开始,从事职业探险生涯,并因探险,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走完了人生之路。

斯文-赫定一生共有八次在我国西北地区探险和游历的经历,足迹遍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等地。

他的许多著作,在研究我国新疆、西藏等地的地理、考古、历史等学科方面,都是宝贵的资料。

1926年冬,斯文-赫定带着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第五次踏上了中国的大地,欲对中国西北进行科学考察。

经过近六个月的谈判,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

该《办法》主要内容为:
本次考察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
西北科学考察团由理事会委任中外团员若干人组成;
理事会就团员中委任、中外团长各一人;
凡直接或间接对于中国国防国权上有重要关系的事物,一概不得考察;
不得有任何借口致毁损有关历史、美术等之建筑物;
关于考古学,规定不作发掘的工作;
收集或采掘所得之物件、考察所得各项成绩都按照《办法》规定处理;
本《办法》附有英文译本一份,应以中文为准。

1927年5月9日,以北大教务长徐炳昶教授为中方团长,斯文-赫定为外方团长,由10名中国科学家和17名欧洲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开始了漫长的科考活动。黄文弼作为中方考古学专家加入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参加了此次科考活动。

尽管当时考察环境极其艰苦,但黄文弼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宝贵时间。他的考察日记,大半是经一天艰苦跋涉后,晚上在蜡烛或月光下写成的,有些线路图甚至是在零下10多摄氏度时迎着风沙骑在骆驼背上绘制而成的。

当这次科考活动结束时,黄文弼带着80余箱采集品回到北平,其中就有他在楼兰城东北发掘遗址所获得的70多枚写有明确西汉纪年的汉文木简。

黄文弼一生四次到新疆,不但在西北地区进行了重要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还撰写了大量的考古研究论文和专著,在中国考古学的许多领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为中国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新疆考古方面的代表作《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高昌砖集》、《高昌陶集》,当时都备受学界瞩目。

黄文弼被称为“中国西北考古的第一人”,甚至有人认为,在黄文弼之后,中国的考古学才“逐渐发展形成一门学科”。

作为一名自学考古学的传统知识分子,黄文弼的考察日记对专业之外的事,无论岩石土壤、山川气候,还是宗教民俗等,都不惜笔墨。后人高度评价了这些关于社会经济以及民族关系的史料,认为它们是“通过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手笔”才得以留存下来。

来源:《中国档案报》2013年5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