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于2013年6月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于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左右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本次授课由女航天员王亚平主讲,聂海胜担任本次飞行任务的指令长。张晓光是本次太空授课的摄像师。
以下括号中是直播的声音文字:
(航天员们现在是在远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实验舱里向大家问好!同学们都知道,失重是太空环境中最独特的现象。那么首先,让指令长给大家表演几个高难度的动作。
聂海胜:好,没问题,那我就给大家表演一个“悬空打坐”吧。
王亚平:哎,我还有“大力神功”呢。(王亚平用一根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飞了出去。)
随后,王“老师”在太空课堂上做了几个物理小演示,包括如何在失重的情况下测量物体和人体的质量、太空中旋转的小球与在地球上非常明显不同的表现,失重的陀螺在静止状态和旋转状态下差别很大;最精彩的演示当属水膜和红色水球的制作,在太空中,水是无法自动往下滴落的,但是却可以用圆环把水圈起来,先成为一张膜,然后慢慢加水变成一个水球,大水球中还可以有小水球,最后制作成为了一个红色的太空水球……
这次的太空授课面向全中国6000万的大、中、小学的学生,但是全中国的观众一起大开了眼界,领略了太空的美妙。
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是此次“神十”任务的一大亮点。
专家介绍,科普教育是航天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载人航天这个平台向中小学生揭示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和规律,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可以为未来充分利用空间站资源进行科普活动积累经验。实际上,这也是世界各国太空活动的重要内容。此外,看似简单的太空授课需要天地通信链路的支持,也对3名航天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出了挑战。
另据了解,此次神舟十号任务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是,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进行应用性飞行,也就是说以前的飞行都是实验性飞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主要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到神九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的能力。目前神舟飞船的任务不再是试验,而是将开始执行“太空班车”任务,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