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出土的最早的带有“龙”的青铜器是河南新乡出土的“子龙鼎”

“子龙鼎”与安阳出土的“后司母戊大方鼎”并列,一圆一方,合称商代青铜器双璧,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新乡市辉县(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为商代末期的文物,其造型雄伟,铸造精细,是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的,也是目前所知带有“龙”字最早的青铜器。在国家博物馆2006年6月开幕的《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上,该鼎首次向公众展示。

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鼎重达230公斤,通高1.03米,比著名的“大克鼎”和“大盂鼎”都高。方形立耳,微外侈,外侧饰两周环状凹弦纹;宽折沿,方唇,垂腹,平底,三蹄足。颈部以云雷纹为地,饰两类浮雕式饕餮纹,各以以扉棱为中心,共分为6组;下腹部素面;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下部素面。

子龙鼎所铸铭文“子龙”之“子”字较小,下“龙”字以双线勾勒,遒劲有力,恰如一竖立且尾部向右上盘卷的龙形,瓶形角,圆目,张口,生动传神。器颈部所饰,一为有首无身饕餮纹,瓶形角;二为首身完整饕餮纹,卷角较宽,尾部下卷,爪后有长距,以凸起的鼻梁部位为对称轴线,躯干向两侧同时展开,形成一首双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体。两类饕餮纹相间环列,静中求变。整个饕餮纹带由一个单元纹样向左右两方反复连续伸展构成,整齐并富有节奏。器足上端所饰饕餮纹卷角如羊,角尖部内卷并高高凸起,愈显动感,也与鼻梁部位耸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稳定。

子龙鼎于20世纪20年代流传到日本,直到2004年,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大阪举办了一次私人藏品展,“子龙鼎”在展览中露了面,并引起轰动。2005年负责承办国家重点文物的专家前往日本,追寻“子龙鼎”的下落。当对方得知我国要追回“子龙鼎”时,竟开出了上亿元的报价。几个月后,“子龙鼎”出现在香港,专家马上前往香港购回,“子龙鼎”终于回到中国。2006年12月9日,“子龙鼎”入藏国家博物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