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飞机整体装配脉动式生产线正式投产于2010年
2013年1月26日,当我国自主发展的大型运输机——运20从阎良机场腾空而起、翱翔蓝天之时,几代航空人的大运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中国航空报报道,大型运输机不仅是大国的象征、强国的标志,更体现着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意志。运20的首飞成功,彰显着我国航空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标志着中航工业西飞的航空制造技术又迈上了新的台阶。以数字化制造平台为核心,以数字化零件制造及检测、数字化部件装配及总装集成为支撑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大型飞机研制中的成功应用,使西飞成为国内航空制造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领跑者。
航空工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战略性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西飞自创建伊始,就以强国防、兴航空为己任,始终专注于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应用及核心制造能力的提升。
创建55年来,西飞在型号研制中不断实现着技术的积累和创新,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公司以“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航空工业企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高端”为目标,以新支线飞机、“新舟”系列飞机、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等项目为牵引,大力推进航空制造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完成了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机翼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研究、高效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究、机翼壁板自动钻铆技术研究、数字化产品检测技术及标准程序研究等一系列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研制保障条件建设、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建设、设计实验室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航空制造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形成了飞机结构设计、大型机翼制造、飞机总体装配、工装设计制造等极具特色的优势技术领域,具备了先进涡桨支线飞机设计能力和大型飞机的制造能力。
2010年5月28日,中国第一条飞机整体装配脉动式生产线——“飞豹”飞机脉动生产线在中航工业西飞总装厂正式投入使用。这条脉动生产线通过数控定位器多自由度调姿定位技术、大部件自动化对接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轨道移动技术等先进装配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面提高了飞机的总装配技术水平和装配质量。该脉动生产线突破了传统的飞机总装生产模式,成为国内飞机总装先进技术应用的典范。
为持续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中航工业西飞紧扣飞机型号研制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实施以培植核心技术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了一批能够代表当今航空制造技术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据统计,仅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西飞就申请国家专利195项,获得专利授权106项。其中2012年申请国家专利5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7项,发明专利和国防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64%,这两类专利授权分别增长20%和100%。多年来,公司一大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仅“十一五”期间,就有8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在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西飞技术创新体系也日趋完善。在基础技术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型号研发流程、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在飞机设计方面,通过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建成了较为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取得显着效果;在制造技术方面,广泛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在飞机装配、钣金成形、机加及数控加工、复合材料成型、工装设计制造、特种工艺、计量与测试、特设试验等领域得到了全方位的应用。公司通过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翼盒、波音747-8内襟翼及垂尾的研制,已经具备世界先进飞机大型、重要部件的零件生产及装配技术能力。
面对世界航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航工业西飞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以“2020年建成技术水平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飞机产品研发平台”为愿景目标,提出并实施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基础条件建设,密切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提升核心能力,推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