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楚辞》被第一次介绍到英国是通过英国汉学家道格思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Edward Harper Parker)于1879年在《中国评论》上发表了《离别之忧——离骚》(The Sadness of Separation, or Li Sao)。学界一般认为这是《楚辞》第一次被介绍到英国。其实不然,此前英国汉学家道格思(Robert Kennaway Douglas,1838—1913)已发表过与《楚辞》相关的英语文章。
道格思是英国近代著名汉学家。他于1858年来华,在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和驻华公使馆担任过汉语通事。之后,他于1864年回英国,在大英博物馆中文藏书部任职,1903—1908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任汉学教授,出版过《中国语言与文学》等多种汉学著作。1874年,他在《学会》杂志(The Academy)发表《评德理文侯爵的〈离骚〉》一文。这是一篇评论法国汉学家德理文(Marquis d’Hervey de Saint Denys)《离骚章句》(Le Li-sao: poème du IIIe siècle avant notre ère)的文章。可能是考虑到英国读者的知识背景,作者首先介绍中国文学的历史和特色,将汉诗分为四种类型:诗、楚辞、歌和赋。《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其显著特点在于它有很长的篇幅,每节四句交替押韵的格律,以及始终抱怨悲泣的主题。接着,文章通过借鉴司马迁的《史记》介绍了屈原的生平。因为《史记·屈原列传》部分取材于《楚辞·渔父》,所以《渔父》也被较为完整地翻译出来。他的翻译非常简略,像是概述式的阐释。如“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句,译文为“the man who goes to the bath takes care to dust his hat and change his clothes”,并没有反映出“沐”和“浴”的区别,对“振衣”的理解也有误。
道格思认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世界对自己的不义,他被国君驱逐之后,周游世界,像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一样去寻找正直的人,因此提供了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的一些地理知识。《离骚》中“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有“扶桑”一词。法国汉学家歧尼(Joseph de Guignes)曾经根据《梁书-诸夷传》关于扶桑国的记载,认为扶桑国即今美洲之墨西哥。中国僧人慧深在5世纪时曾经到达,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一千年(见《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远东的几个民族的研究》,Mémoires de Littérature, Tom XXVIII, 1761)。此说一出,聚讼纷纭。德理文在《离骚章句》中又增加《山海经》、《楚辞》和《十洲记》等书关于“扶桑”的记载,提出早在屈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美洲大陆。道格思对此持否定意见,所持的证据之一是《梁书》记载扶桑有马车,而美洲当时无马;其二是慧深的话不足为信,例如他对女国的描述就荒诞不稽。虽然对扶桑是否是美洲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争论,但是学者们利用当时最新的科研成果考证《离骚》中的地名,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证据和看法,这种推陈出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离骚》中“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有“若木”一词。德理文沿用旧注,释若木为中国西北部的一种树,每当看不到太阳的时候,它的红色花朵就发出光来照亮大地。道格思推测,这是对一种自然现象的形象化描述,即在极北方国家,太阳落山后很长时间,树梢仍然能够照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射上来的光线。此看法对我们研究“若木”的神话原型很有启发。
道格思虽然认为《离骚》不符合欧洲的文学标准,但并不否认它的趣味,他建议大家仔细阅读这部中国古诗经典的译本。由此可见,道格思比庄延龄提早5年向英国读者介绍《楚辞》作品,其中的《渔父》译文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早《楚辞》英译作品。但是由于这篇文章是针对德理文《离骚章句》的书评,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汉学家们的关注。剑桥大学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和牛津大学霍克思(David Hawkes)教授在追溯《楚辞》翻译史时皆未提及此文,仅列出庄延龄文(The Li Sao: An Elegy On Encountering Sorrows, 1929, p. xxi; Ch’u Tz’u: The Songs of the South, 1959, p. 215.)。后来学者多沿用成说。今特将道格思文表出,以彰其嚆矢之功。
作者:陈亮、徐美德
单位: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