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近现代自来水管修建在辽宁大连

中国第一条自来水管修建在今辽宁省大连市,从八里庄凿井引入,1888年竣工,此时大连还是小渔村。

拥有两万以上人口,拥有街道、路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1894年以前,旅顺口即已具备了这两点,而这一切都与大坞有关。

大连女作家素素在《流光碎影》一书中记载:昔日大坞建成时,有6000多名技术工人,多数来自天津的大沽船厂,带着手艺拉家带口地迁到旅顺口,聚居在船坞旁边的郭家甸。由于这里成了船坞工人宿舍区,便有了个别名:小天津。

曾有人这样说,旅顺口是近代产业工人的诞生地之一,说的就是住在小天津的船坞工人。住的人多了,自然要解决生活吃水。于是,北洋海军当局决定,在旅顺八里庄附近凿深井,砌隧道,安装引水管线。这眼深井,这条管线,就成了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工程,于1888年竣工

而在这条自来水管线之前,还有一条电话线穿过了旅顺口。 1884年9月,李鸿章奏请提取架设山海关至营口、旅顺口的电话线。由于这是近代海军基地不可缺少的设施,所以马上获准,电话线也很快就架起来了。于是,整个东北地区,终于有了第一条电话线。几个月后,朝廷又下谕旨,架设一条自旅顺口至凤凰城边门外到朝鲜国都汉城的电话线。这是中国电信史上,与邻国间的第一条电话线。

总之,在旅顺口人打上了电话,喝上了自来水的时候,几十里之外的大连,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正因为这样,在民间曾流传着“先有旅顺、后有大连”的说法。

所谓的“旅顺口”,其实指的就是老虎尾灯塔下面那一道狭长的海口。早年,这里被称作“黄金山水道”。黄金山就在海的东侧,形状奇特:西高东低,犹如一头熟睡的雄狮,俯卧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听老人们口口相传,古时候,这座大山的肚里藏着许多金子,故此得名“黄金山”。

众所周知,大连的近代史,始于码头的兴起。不过,或许你并不知道,大连的工业发展的源头,当数北洋大臣在旅顺建立大坞——位于今黄金山下的旅顺东港内,建于1883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当初,旅顺大坞是被清政府作为一项重大国防工程提上日程的。虽然大坞的设计者是德国工程师善威,但总指挥,却是李鸿章——从选址、勘察、规划到建造,事无巨细。

据记载,整个坞身,按照“镇远”和“济远”舰的大小制作。建成之时,停泊在旅顺口的军舰已多达25艘。因这些军舰都是从国外新买回来的,所以最先入坞的是福州马尾船厂制造的中国第一条铁壳军舰“平远”号。不过,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镇远”、“定远”号以及其他大小舰只,几乎都入坞检修过。
大坞竣工后,李鸿章派北洋水师都督丁汝昌等来旅顺验收。收到验收报告后,李鸿章立马给皇帝上书,书中放言:“将见北洋海军规模,足以雄视一切,深固不摇”——可见李鸿章对大坞的建成多么的得意。

当然,李鸿章的得意是有道理的:旅顺大坞被称为“东方第一大坞”。历史上,清朝、日军、俄军以及新中国都在这里修过军舰。

而包括大坞在内的旅顺港的建成,也使得旅顺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的五大军港之一。为了方便北洋水师自由进出,又先后在老虎尾和老铁山修建了两座灯塔。据记载,老铁山灯塔是由英国人承建,但灯塔内部构件却是由法国人设计制造。灯塔的巨大灯罩,完全是用人工打磨的水晶制造而成,光源用的是煤油,转动部分则靠机械传动——在1893年建成的时候,尚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