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是西汉的《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测定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以及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根据这部新历法,汉朝中止了沿用秦朝的以每年十月为岁首的纪年方法,而以每年正月为一岁之识,这正与夏历相结合。在易服色方面,根据五行相复的学说,决定汉朝尚黄色。与此相应的,还有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改变。
《太初历》规定以365又1539分之385日为一年,一朔望月为29又81分之43日,还首次把24个节气订入历法。这部新历以没有中气(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在正月有立春、雨水,雨水就是正月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太初历》推算出135个月中有23次交食。《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也是古代历算的一次重大改革。
《太初历》 历法是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对年、月、日、时的安排。因为农事活动和四季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历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我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古代曾制定过许多历法,其中西汉的《太初历》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 ,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 。
《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国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
《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问世以后,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