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银行家是张幼仪
关于张幼仪在德国的记述实在太少,只能从她的侄孙女张邦梅的书《小脚与西服》来了解一二。小脚只是隐喻,张幼仪是一双天足,并没有裹小脚。张幼仪不会一离了婚,就成了新潮的人,其中的挣扎没有留下多少文字,只是留下一串中国女子在德国奋斗的脚印。
张幼仪的班上有15名同学,都是女生,当同学们得知张幼仪是个离婚的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时,都对她非常尊敬,常常围着她问长问短。这使张幼仪很快走出阴影,她严肃的人生理念契合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很快如鱼得水,找到了人生的支撑点。
然而,更严重的打击又向她袭来。她和徐志摩生的二儿子彼得在一岁半时得了腹膜炎,于1925年3月19日离开人世。彼得下葬那天,有80多人陪伴幼仪,人们怀着对小彼得的伤痛,也怀着对这位单身母亲的尊敬。
此时的张幼仪没有怨恨徐志摩,她和徐志摩共同送走了他们的儿子。两人日后也成为朋友。这一切都让张幼仪更坚毅了,此时的她已经讲得一口流利的德语,俨然一位独立的知识女性。
创办云裳时装公司
1927年的上海,在静安寺路122号斜桥总会对面的一幢洋房里,出现了一个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正是学成归来的张幼仪,此为是中国第一家新式服装公司,徐志摩力劝众人并带头入股。该公司采用独特的立体剪裁法,一改中式服装形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
说起这个公司的创办缘起,还有一些故事。1926年初春,张幼仪与七弟景秋(留法)、八弟禹九(留美)一起回国,住在身为金融界巨子的哥哥张公权家中。因为刚归国,需要置办一些衣裳,其母请来一位叫阿梅的裁缝,此人手艺极好。不久,母亲过世,全家需穿素服,阿梅再次显示了她在裁缝方面的技艺,最终促使张幼仪下了办时装店的决心。她在上海市静安寺路上开了个不大的时装公司,当时公司有两层楼高,至少有三开间的门面。
公司开张不久,张幼仪接受四哥的提议,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时装公司具体事务由八弟禹九负责,但她仍然是公司总经理。
“云裳”这个名字是张幼仪的八弟取的,源于大诗人李白《清平调》里“云想衣裳花想容”。张幼仪把欧美的新式样引入“云裳”,并且裁剪缝制考究,成为一流时装店。顾客多为大家闺秀、海上名媛,他们在社交场中,无不以穿着“云裳”所制服装为荣。
张幼仪的时装公司特别能做各种皮货大衣,其原料有的是从东北运来的紫貂皮和银狐皮,有的是从美国、俄国和德国进的货,有紫貂、灰背和兔皮等,价格比在国内买的要便宜些。
云裳公司的发展,带动了上海时装业的繁荣。不久,又出现了鸿翔时装公司,与云裳公司并驾齐驱,之后,上海的时装店和服装公司如雨后春笋,相继而起。
云裳时装公司红极一时,也曾引起一桩“公案”。民间有传说是徐志摩创办的,有说是徐志摩的第二位夫人陆小曼创办的,最后由梁实秋出来澄清,云裳时装公司确是徐志摩的前夫人张幼仪女士创办。
徐志摩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后,与同在上海的张幼仪成为朋友。那时徐志摩为了供养陆小曼奢侈的生活,一月要干三四份差使,赚一千大洋依然入不敷出。有次徐志摩来张幼仪处看父母(徐的父母认张幼仪为干女儿,来上海便住张幼仪处),张幼仪见他精神萎顿,连裤子上有个破洞都浑然不觉,便为他定做了两套高级衣装。徐志摩拿到后,感慨万千。
此时的张幼仪已是一名非常干练的女性,她先是在东吴大学做了一阵子德文教师,1927年便开始担任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并任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
每天上午9点整,她到办公室,这种分秒不差的时间观念是在德国读书时养成的习惯。下午5点,会有个中文教师到公司来,给她补习一个小时的国文,到6点钟,她再到云裳时装公司,处理那边的日常事务。
女子银行掌门人
上海南京路上的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是1924年发起的面对女界的银行。发起人包括严叔和、欧谭惠然、张默君、谢姚稚莲等,多为各界名流。这家以“提倡女子职业,号召女子储蓄、经济独立”为宗旨的银行,一开办就成为金融界的一件新鲜事。
它成为提倡女子职业,号召女子经济独立的一种努力和象征。然而在社会上对女子从事金融业还存在偏见的当时,一家主要由女流发起并经营的银行,想要站稳脚跟谈何容易,银行开业不久即陷入亏损。
此时,银行的董事会看中了刚刚留学归来的张幼仪,她是当时的大银行家张公权的妹妹,而且张幼仪本人品学兼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董事会出面聘请她为银行总裁,张幼仪也想在上海干一番事业,因此就答应下来,但因为乃兄公权是“张总裁”,她提出只要副总裁的名义即可。
走马上任后,张幼仪把办公桌放在大堂最后的角落,以便纵览公司情况。凭着她的勤勉、天赋与商业敏感,又有上海商业银行的陈光甫等金融巨子的大力支持,业务很快反亏为盈,在上海滩名噪一时。
不仅如此,张幼仪还大力提倡和争取妇女储蓄,扩大对工商业的贷款,使银行业务蒸蒸日上。当时,上海的金融界竞争激烈,很多银行不惜血本大做广告。女子银行原先除为了发放红利,招收股本外,很少做其他宣传。张幼仪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妇女类的杂志如《女声》、《妇女旬刊》等接连登载广告,声称:“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为女子服务社会之唯一金融机关”,使银行业务不断扩大,业务也慢慢展开。
后来张回忆:“许多在附近商行做事的年轻妇女,喜欢拿了支票立即来我银行兑现,再在户头上留点钱当存款,而一些年纪大的妇女则在我们的银行存放珠宝”。显然,女子银行当时广受妇女的欢迎,成为现代女性金融的典范。
从1932年到1946年,张幼仪主持银行业务达14年之久。从1924年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开业,到1955年并入公私合营,张幼仪是这家银行历时最久的一位女掌门。
当时,张幼仪给人的印象是很会做人,很会赚钱。除了经营银行与时装公司,张幼仪还大做股票交易,盈利极丰。战争期间,她囤积军服染料,价格翻了100倍才出手。
张幼仪在上海干了20多年,并在自己的住房旁边给公婆盖了幢房子,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到终老。
1988年1月21日,张幼仪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纽约的曼哈顿寓所,享年88岁。《纽约时报》24日报道,“近代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女士,已在上周六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纽约的曼哈顿寓所,享年88岁”。
有意无意中,她的人生始终与诗人交织在一起,就连留在人间最后的声音,依然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不知道另一个世界里的她愿不愿意这样。
王小波说过,即便只留下一首很好的诗,也阻挡不了一位诗人等在那里受人景仰,而做实业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除去那些华丽的往事,在一定程度上,诗人徐志摩与女银行家张幼仪就是这样“被传说”与“被湮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