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化的诸项第一由胡适先生创造
如果要列举“中国现代文学之最”的话,胡适要占去这几项第一: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是发动文学革命的第一个信号。胡适还是第一个尝试创作白话新诗的诗人,他于1920年出版的诗集《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新诗集。
1918年,胡适发表《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剧剧作。胡适无论是在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上,都为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开拓作用,作出了特别的贡献。另外,胡适的作品《终身大事》为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
今天,当我们赞叹于别人文章的精妙头疼于自己文章的平乏时,似乎应想到八十多年前有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为白话文作出过巨大贡献。他发表了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力提倡白话文学,在陈独秀等人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下,“文学革命”运动得以轰轰烈烈地展开,完成了整个国家中用白话文从事写作的伟大壮举。而这位先行者,就是胡适。
总结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主要有三。其一,提倡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掀开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新篇章。其二,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成为在新诗国度里探险的第一人。其三,提出激进的“全盘西化”主张,提倡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号召人们积极参与政治,创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打击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一、对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的第一人
胡适先生是“五四”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而这本《文学改良刍议》也正好是胡适对文学革命倡导的最好证据,等于是提出来的战斗檄文,从而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页。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救世、救民的角色。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国社会才有今后的路可走。这篇《文学改良刍议》可以说是发起文学革命的第一个信号,它也同样体现了胡适的先进思想,救世的情怀,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发起与推动具有不可动摇的意义。
二、对白话文倡导的第一人
胡适先生同样是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基者。在《文学改良刍议》的八项信条中,胡适先生有一条是“不避俗字俗句”,而正是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引发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胡适当时大概也没有料到,他这篇文章中的这几个字,后来竟然会掀起了一个可谓史无前例的运动,把整个中国文字的路向改变过来了。在别人看来,当时倡导白话文,会与中国文学的传统脱节。而在胡适眼中,提倡白话文不但不与中国传统文学脱节,而且还是保证这传统继续发展下去的惟一可靠办法。他不但认识到白话文的教育价值,而且还是第一个肯定白话文的尊严与其文学价值的人。在他看来,中国文学要有明天的辉煌,就必须让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三、最早写白话新诗的第一人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两个黄蝴蝶》
这首诗在现在看来似乎有点幼稚,但不要忘了,这可是中国的第一首白话新诗。也正是这首看似幼稚的诗,开创了中国白话新诗的先河,从此,中国白话新诗的创作不再孤独,创作源源不断。他创作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而到现在,诗人的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越胡适那个时代的白话诗。白话诗能有今天的成就到底归功于谁呢?答案肯定就是胡适。在这里,我们且不论这首诗的文学性,我们只从它的对新诗的开创意义来看,它对后世文人的创作态度,对后世诗歌的开创作用仍是不可撼动的。
四、写了白话剧本的第一人
在胡适创作完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后不久,这位对新文学“固执”的人,又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剧本《终身大事》,自觉而顽强地实现着革命文学的理想,并在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这无疑是为新文学的各种文体的创作提供了更多、更为有力的参照与模范。
胡适先生对新文学的贡献远远不只我以上谈到的这几点,他还在学术、翻译、古籍考证等各方面都有着独到的建树。胡适先生的一生也是起伏跌宕的,世人对他的非议也至今没有停止过。但他的许多思想著述,对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都曾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不例外。但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对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是谁也动摇不了的,他所奋力开拓的新文化运动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当今青年应该学习这位前人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一种前瞻性的眼光,为我国文化的繁荣作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