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吃蛇的记载出于《山海经》和《海内南经》

转眼到了2013蛇年,蛇肴将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谈资。在江浙一带因食性与地域的差异,食蛇不如广东、广西普遍,主要在夏、秋两季的餐桌上会出现一些蛇的美食,至于过年时节餐桌上有无必要安排蛇肴,不能一概而论,各酒店为了喜迎蛇年到来,餐桌上会排有一两道与蛇相关的精美菜肴。

因为生活中蛇有“小龙”之称,民俗中蛇脱下的皮被尊称为“龙衣”,农历二月二是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的日子,也被称为“龙抬头”。蛇在民俗中的地位及敬奉象征意义都成为龙的化身,因而寓意深远、寄予美好祝福的一些“龙肴”全是用蛇来替代,在餐桌上蛇成为龙的最佳替身。

说起食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山海经》、《海内南经》最早记载着吃蛇之事:“巴蛇吞象,三岁而出骨,君子服之,已心腹之疾。”西汉刘安的《淮南子-精神训》中已有“越人得有蚺蛇以为上肴,中国(当时指中原地区)得而弃之无用”的记述。

1322年,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在其《东游录》中写道:在广州“如请客人赴宴而桌上无蛇,那客人会认为一无所得。”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对食水蛇、蟒蛇、花蛇、蕲蛇等都有专门的记载。

现今人们喜欢食蛇是为了进补,食客们认为蛇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分析,蛇肉中含有蛋白质高达16%,富含30多种氨基酸,囊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牛磺酸、亚油酸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总之,蛇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滋补,随着人们对蛇的功效不断加深认识,蛇年食蛇会成为时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