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早的风水事件是楚威王南京“埋金”镇王气

“天子气”到底是什么气

中国古人迷信风水,但风水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可能很多人都弄不清楚。

依古代风水大师的说法,风水的全部内容就是一个字——“气”,即“天地之气”。有“气”才能“无中生有”,才有“万物”,才有“变化”。“气”有瑞(吉)煞(凶)之分,有的气势如虹,气脉相连;有的死气沉沉,经脉闭塞。瑞气使人兴盛发达,富贵一生;煞气郁集则子孙贫困,甚至断子绝孙。

“王气”又叫“天子气”、“帝王气”,是瑞气中最高贵、最难得的一种。王气与天地相通,上天入地,出神入化;在天则主宰宇宙,在地则统治人间,得王气者,得江山。

判断是否有天子气,古代术士有一套标准。《隋书-天文志》下(卷二十一)中对“天子气”有详细的解释,现抄录如下——

天子气,内赤外黄正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若天子欲有游往处,其地亦先发此气。或如城门,隐隐在气雾中,恒带杀气森森然,或如华盖在气雾中,或有五色,多在晨昏见。或如千石仓在雾中,恒带杀气,或如高楼在雾气中,或如山镇。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赤云扶日。黄帝起,黄云扶日。白帝起,白云扶日。黑帝起,黑云扶日。或日气象青衣人,无手,在日西,天子之气也。敌上气如龙马,或杂色郁郁冲天者,此帝王之气,不可击。若在吾军,战必大胜。凡天子之气,皆多上达于天,以王相日见。

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概意思是:天子气里面是红色,外面呈黄色,看起来如正四方形状。出现天子气的地方,就会有天子。如果天子将游往某一个地方,这里也会预先出现天子气,有的如城门一样,隐藏在雾气之中,但都带着森然杀气;有的如华盖一样在雾气中;有的则呈五色,一般多在早晨或黄昏时分出现;有的如大粮仓在雾中,也都带着杀气;有的如高楼在雾气中,有的如山岭。苍帝兴起,青云扶日;赤帝兴起,赤云扶日;黄帝兴起,黄云扶日;白帝兴起,白云扶日;黑帝兴起,黑云扶山。有的日气像个青衣人,没有手,如果在太阳的西侧,便为天子气。敌人上方的气如果像龙马一样,或者有杂色,郁气冲天,这也是帝王之气,不可攻击。如果此气在我军阵地上方,战必大胜。凡是天子之气,多数都上达于天庭,以王相日见。

虽然这么白话了半天,但其中的许多名词和道理,今人仍是弄不清的。

有记载最早风水事件发生于南京

“气”由天地间生,于是诞生了望气家、占卜家、堪舆家、地理师、看星师、算命先生一类古代学者。这些特殊学者以帮人辨别好坏、存真去伪、逢凶化吉为己任。他们既能望气,又能看星,更能相地,备受人们尊崇。

不少道术高超者,往往成为帝王们的御用风水师,身价百倍。三国时的管辂、东晋时的郭璞、隋代的萧吉、唐代的杨筠松、宋代的敕文俊、明代的刘基等,无一不是因为给皇家看过风水,而名声大振。

因为风水很神奇,与一人前程、一国命运联结在一起,古往今来因此发生了许多挖凿地脉、斩龙脉以泄王气的“风水事件”。

中国古人究竟是何时开始,想到给风水“动手术”已无从查起。从笔者手头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有明确记载的,当是在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前后,发生地在今天的南京。据《景定建康志》(卷五)“辩金陵”条载,“考之前史,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此起“风水事件”的总导演是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为何要干这事?此事说来话长。

楚国,又称“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著名诸侯国,主要统治地区为今天湖南、湖北一带。

楚国有悠久的历史,诗人屈原就是楚国人。引起秦王眼红的著名无价美玉“和氏璧”,就曾是楚国国宝。《后汉书》上“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的楚王,说的是楚国国君楚灵王。

据《史记-楚世家》(卷四十)载,楚国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高阳的后代,。周成王时,熊绎被封为“楚子”(楚地的子爵),由他起,建立了楚国。但到了楚威王时代,楚国早已不再辉煌。

楚威王(公元前339年-前329年),是楚国倒数第六位君王。身处战国整合时期,楚威王也有野心,也想不断向外拓展生存空间,东边的吴越之地便成了楚威王觊觎的对象,双边战事不断。

“吴头楚尾”古南京

南京早先本为吴地,有“吴头楚尾”之称,属古扬州辖下。

吴王在南京也留下了遗迹,今南京城西朝天宫一带,就是吴王冶城遗址。苏州虎丘有“剑池”,南京冶城山下也有“剑池”一处。传说当年吴王令工匠在此为他铸造宝剑。清人陈文述有《吴王剑池》诗:“回首吴王铸剑时,冶城遗址未参差。虎丘旧有题名在,又向金陵问剑池。”

后越国灭了吴国,吴地便成了越地。据陈文述《秣陵集》(卷一)载,本为楚国人的越国大夫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又替勾践谋楚。于是,在周元王四年(前473年),在“吴头楚尾”的江东南京,为勾践筑了一座城池,城址选于长干里一带,此即南京最早的正式都城——“越城”。

另一民间传说是越女嫁江南国主为妃,嫌其卑湿,从越地运来泥土,筑城以居,故名“越城”。

此地有越台遗迹,南宋时有人作《越台曲》:“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娇痴不歌舞。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长干”,就是两座山之间的高岭之处,这是古人置阳宅的好地方,地气旺,可避水灾。范蠡在长干里筑城说明南京当年真是适合图谋霸业的好地方,当有一股“王气”,不然范蠡不可能随随便便在此为越王筑城的。而且,越王也是很迷信的,勾践当年曾在今绍兴的雷门(五云门)架了一面大鼓,击鼓以镇压吴国王气,越城择址应该是先卜过的。

越城又名“范蠡城”,东晋时还有,风水鼻祖郭璞曾专门到此看过,并在此地遇到了自己的刽子手(详见本书“大师传奇•郭璞”一章中相关内容)。

楚威王“埋金”镇王气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为消除战争隐患,决定先灭掉东边相邻的越国,于是派兵攻下了南京,并在今城西清凉山,建筑了一座城——“金陵邑”,此即石头城的前身。在这之后,楚国继续扩张,向北攻打齐国,双方在徐州摆下阵势,楚军大败齐将申缚。

楚威王“埋金”镇王气,就是在这前后发生的。

据说,楚威王来到金陵邑后,站在清凉山上向西北方望去,看到庐龙山(今名狮子山)一带“气射斗牛,光怪烛天”。意思是有一股紫气直射玉皇大帝所在的北斗星方向,光芒怪异,如点了蜡烛,把天际都照亮了。可能是身边的术士,告诉楚威王这是一股王气,山里埋有宝剑,地下可能还有宝。

术士献计,在现王气的地方埋金,以镇压之。庐龙山紧靠江边,术士在附近的“龙湾”金陵冈处,埋下了厌胜物——在古人眼里有灵性的金人。

选择“埋金”之地有讲究

庐龙山得名于晋元帝司马睿,当年司马睿初渡江南,见此山岭绵延,西控大江,南接石头城,以北地卢龙山(今河北境内)形容,遂赐此名。此山现名狮子山,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朱皇帝称,“一峰突兀,陵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之状。”

庐龙山是古代长江南岸的要隘,南京地面上的古战场之一。2009年11月,在山上还出土了一门古炮。

附近江面较窄,水势平缓,历代北方进攻南京战事往往选择在此渡江。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赶跑民国政府,这附近也是渡江地点之一。

1968年建成通车的长江第一桥——南京长江大桥,桥址选在庐龙山下流不远处,就是这个原因。

站在大桥上往西南望,可见此庐龙山。其势挺拔壮观,确如雄狮。如今在山顶建狮子楼一座,供游人饱览江水。据《六朝事迹类编》、《庆元续志》等书载,当年,隋文帝杨坚派兵渡江征剿南陈,陈遣南康太守鲁肃(应是南康内史吕忠肃)率兵,在庐龙山附近的马鞍山和磨刀涧一带的江边,布下五条大铁链,叫“铁锁横江”,令敌舰不能靠近。与隋将杨素大战四十余回合,隋军死伤5000多人,仍不能突破。

从庐龙山位置的重要性上,也可见当年楚威王觉得庐龙山有“王气”是有道理的,且相当有讲究。

“金陵”、“白下”旧名均与楚国有关

从《景定建康志》的记载来看,“金陵”得名于楚威王龙湾“埋金”。但另一版本的说法则是,金陵得名是因为南京“地接华阳、金坛(今江苏常州下辖县)之陵。”

需要说明的是,南京先后使用过62个名称,名称之多为中国城市之最。其中,金陵是最悠久的,《建康实录》认为,此名是“因山立号”,南京的“龙头”钟山,在春秋时叫金陵山。

楚威王埋金的地点,除了传说在庐龙山附近龙湾金陵冈外,还有称在今城西的清凉山,或城北的幕府山,或城东的钟山。这些地方都与“金陵”有关。上面说了,钟山曾叫“金陵山”,幕府山西有“金陵岗”,清凉山有“金陵邑”。

另外,南京的另一个地名旧称“白下”,传说也与楚国有关。当年,楚平王的孙子白公胜曾在南京住过,因此得名。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又称王孙胜,封于白地,便以“白”为姓。

白公胜是怎么到了南京的?传说当年楚平王听信谗言,要杀掉太子建。得到消息的太子建便带着儿子逃往宋国避祸,后又投奔郑国,却被郑人杀害。白公胜在父亲死后,便与有同样遭遇的伍子胥一起逃难到吴国,这才有他住于当时属吴地的南京那回事儿。

最早风水事件竟是千古骗局

楚威王“埋金”镇王气的行为,很显然有早期巫术的影子。但后来却传出,楚威王埋金是假,让人凿泄庐龙山的王气才是真。山哪是好凿的?于是楚威王接受了术士的一个诡计,对外谎称在庐龙山四周埋了金人,谁挖到谁拿走。

当时老百姓听说后,发财心切,纷纷赶到庐龙山的四周,如农民秋天刨山芋一样,胡乱挖凿。《景定建康志》说得更形象:“人皆有求金于山之心,则皆不爱其凿山之力,求不获则凿不已,不待驱而从也”。

为了迷惑老百姓,楚威王又进一步让人散布谣言,称金人埋在山前、山后、山南、山北四个地方,这正是古代术士泄王气必选的“四维”。结果老百姓挖山热情更高了,把好端端一座庐龙山凿得到处是窟窿。但最后谁也没有找到金人,楚威子“泄王气”的目的却达到了。

过去在庐龙山附近有一石碣,题为“埋金碑”,不少人一度误认为这是秦始皇为“镇东南天子气”留下的。上面刻了24个字:“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这话够迷惑,又够打动人心的,无异于现代彩票商的广告语。为求得一国之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也值啊,楚威王的计谋真是诡异极了,最早风水事件竟是桩千古骗局。今天可以见到的庐龙山与马鞍山原本是相连一起的一座山。据说就是楚威王的这次设计,被让老百姓挖断的,才形成了两座山。

楚威王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这一破坏风水的手段,在不经意间却成为后世帝王镇气“宝典”,或曰“秘招”,为不少帝王效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