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女校是上海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前身

中国女子能够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是以教会学校为发端的。早在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的阿尔德赛小姐在宁波创立一所女塾,此为在中国本土最早设立的教会女子学校,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从此开始。

1850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格兰德女士在上海设立了一所女塾,10年后,为纪念已故世的丈夫裨治文先生,将女塾改称为裨文女校(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即就读于该校)。185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另一传教士琼斯女士在上海虹口礼拜堂后设立一座女校,命名为“文纪”,刚开始只有8名学生,课程设置以纺织、缝纫、园艺、烹饪等女红为主。这一时期教会教育还未引起传教士的普遍重视,教会女校均停留在小学阶段,水平比较低。

从19世纪80年代,教会女校规模开始扩大,教育程度加深,一批教会女子中学相继建立。1881年6月,曾创办圣约翰书院(其遗址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的美国圣公会施约瑟主教将这两所女校改组合并,成立圣玛利亚女校(后改称“圣玛利亚女书院”),为女子寄宿学校,校址就设在圣约翰书院北面,校园建筑呈古希腊风格,首任校长是后来和圣约翰校长卜舫济结婚的中国人黄素娥女士。

圣玛利亚女校早期的办学目的在于“养成学生使她成为贤妻良母”,其标准是:信仰基督教并能履行日常的宗教礼仪;学会必要的家事训练(美国式的),如育儿、厨事和美化家庭;掌握基本的西学知识(如笔算数学、西方史地知识)并熟知儒家经典。其课程如下:

初级课程(相当于小学程度):初等女国文、初等女修身、圣教、心算、默字、默书、联字、造句、初等描红格、初等习字帖、启悟初津、笔算加减法。

备级课程(相当于初中程度):高等中学历史、高等女国文、高等女修身、蒙学论说、读经论经摘印(论语、孟子)、基督本纪、训蒙地理志、笔算数学、文俗互译、初等习字帖、造句、短信、短论、记事本、譬喻类篡、地理志略。

正级课程(相当于高中课程):女子伦理学、近时名家论说、读经(三传摘印、诗书摘印)、地理初桄、天国振兴记、代数、临帖(大字、小楷)、论说(作说理文)、编印中国皇统史、选印古文存粹、作策论及各种文体、天道溯源。

除课程表中所列外,该校还开设唱诗班,以及琴学、纺织、园艺、缝纫和烹调等课,以配合“贤妻良母”的培养。学校要求非常严格,1900年学校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时,只有一名学生朱静贞毕业。1908年添设师范科、图书馆。此后女校有较大发展,正式成立英文部、中文部和音乐部,学制定为8年。 1923年,圣玛利亚女校迁入白利南路(今长宁路)新校舍,并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到1929年为止,学校共计有八年制毕业生100人,师范毕业生17人,初中毕业生137人,高中毕业生145人,中文特级毕业生63人。

这时的圣玛利亚女校发展成为一所贵族女子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传授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其一年学费相当于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尽管如此,许多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仍以能将自己的女儿送进该校为荣。练就淑女风范,踏进上层社交圈,嫁入豪门,当大使夫人,也成了不少圣校(校内师生对学校的简称)学生憧憬的目标。与所有教会学校一样,圣校也重视英文,轻视中文。学生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而中文却连一张便条也写不通顺。然而,就在这样的学校环境里,却诞生了才华横溢、蜚声文坛的一代女作家——张爱玲,她的小说、散文和评论的处女作都是在圣校期间发表的。

张爱玲在英文习作《心愿》中发出的宏言:“与全中国其他学校相比,圣玛利亚女校的宿舍未必是最大的,校内的花园也未必是最美丽的,但她无疑有最优秀、最勤奋好学的小姑娘,她们将以其日后辉煌的事业来为母校增光!”

解放后,1952年7月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并把两校合并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而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址上则建立起了一所新的大专院校———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8月,该校被并入东华大学,成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共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一直至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