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吟诵烟草的诗歌是清代的《都下竹枝词》

吸烟有害健康!

方文,安徽桐城(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人,明清之际著名诗人。他著有诗集《塗山集》。

其诗与其侄方以智齐名,他写的《都下竹枝词》是中国最早吟咏烟草的诗歌

都下竹枝词

金丝烟是草中妖,
天下何人喙不焦。
闻说内廷新有禁,
微醺不敢厕宫僚。

侵晨旅舍降婵娟,
便脱红裙上炕眠,
傍晚起身才劝酒,
一回小曲一筒烟。

诗人行为超脱,为追求自由飘逸与世无争的人生境界,而隐居江宁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悠然的生活。

众所周知,诗如其人。也因此,方文的诗,不乏自由飘逸之气韵。

“金丝烟是草中妖,天下何人喙不焦。”首句直切主题,赞叹烟草为“草中妖”,并且强调天下没有人不为吸烟而燎焦了嘴唇。“喙不焦”当然并非真的是燎焦了嘴唇,诗中之说只是诗人引用夸张的手法而肯定烟草对人们的吸引力。

“闻说内廷新有禁,微醺不敢厕宫僚。”诗人又闻说朝廷颁发了禁烟令,但是人们依然吸而不止,只是在吸食时躲避着朝廷官吏。

烟草自出现后,就受到反吸烟者的抵制和朝廷的禁忌。明崇祯帝是主张禁烟的代表人之一。抵制和禁忌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种植烟草侵占了许多良田,影响农业生产。另一原因是皇帝出于多疑和惧怕心理认为“烟”、“燕”谐音,吃“烟”即意味着北京(燕京)的陷落和灭亡,所以一度避讳。

明朝末代皇帝于烟草是这样的态度,关外的清太宗皇太极也同样下令禁烟。

虽然皇太极禁烟决心很大,但吸食、种植烟草之风气已经势不可挡,逐渐在各地传播开来。更何况皇太极的禁烟只限禁“小民”,而不禁“诸贝勒”,即禁下而不禁上,这种统治阶级的特权更引起平民百姓的反感。政策和法律上的漏洞,更加助长了种植、吸食烟草之风气。虽禁烟令颁发数年,但民间吸烟和种烟日益盛行。

也许,诗人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气呵成的。

“侵晨旅舍降婵娟,便脱红裙上炕眠,傍晚起身才劝酒,一回小曲一筒烟。”意为天将拂晓,旅舍来了一美貌女子如天降婵娟。女子脱却了美艳的红裙上炕而眠,直到傍晚才起身劝酒,唱一回小曲抽一筒烟。这昼夜颠倒的女子,孤身夜宿旅舍,且又是劝酒又唱小曲又抽烟的,是一种什么身份的人呢?

在这首诗中,作者并未交代,他只是用一个超然隐士诗人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眼中的对象。在如此宁静的旅舍,在如此美妙的拂晓时分,走来一个如此貌美且身穿红裙的女子,好一道孤馆旅舍的风景!此诗纯朴清新,犹如一幅素芳恬适的风物图,且有“烟酒”、“小曲”点缀,整首诗充满了隐士、贤达之士的浪漫之趣,传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