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论述性病“下疳”的记载出自隋朝医书
中医的疳疮、妒精疮、阴蚀疮等,当为现代性病之软下疳。有关下疳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巢氏在该书中说:“此由肾脏虚所致,肾气通于阴,今肾为热邪所伤,毒气下流,故令阴肿。”
《诸病源候论-对气阴肿候》指出了下疳的发病原因为肾虚为本,加之热邪所伤,有毒气内侵而致。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其发病部位进行了描述,“夫妒精疮者,男子在阴头节下。”唐以前对本病的认识只是零散的经验而已,而对本病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研究,则是宋以后。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方-妒精疮证治》中说:“患妒精疮者,以妇人阴中先有宿精,男子与之交接,虚热而成。”其症状为“初发在阴头如粟,拂之痛甚矣,两日出清脓,作孔,蚀之火痛”。已经认识不洁性交与本病的发病有关,而疼痛是其主要特征,也是与梅毒之“硬下疳”的鉴别要点。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中明确提出阴蚀与下疳的关系,即“夫阴蚀疮者,即下疳也”,并指出了其病因“皆由脏中虚怯,肾气衰少,风邪入腑,毒恶损伤荣卫,或与有毒妇人交接不曾洗净”,内因为肾虚,外因为风毒,得病途径为性行为,并提出了洗法、熏法、外敷及内服方药,辨证施治体系已完备。
张子和是攻邪学派大家,他在《儒门事亲-下疳》中记载了本病的治法,“夫下疳久不愈者,俗称日臊疳是也,先以导水禹功,先泻肝经,外以木香散傅之,……然后服淡粥,一二日则止”。
而吴谦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对下疳作了归纳:“生于马口之下者,名下疳;生茎之上者名柱疳;茎上生疮,外皮肿胀包裹者名袖口疳;疳久而偏溃者名腊烛疳;痛引睾丸阴囊肿坠者名日鸡瞪疳;痛而多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杏者名瘙疳;生马口旁有孔如棕眼,眼内作痒,捻之有脓出者名旋根疮”。这里的疳症泛指阴茎溃疡及靡烂,当包括软下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