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唯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饭店是天津利顺德饭店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区域内今解放北路(原维多利亚道)与泰安道(原咪哆士道)交口处的利顺德饭店,是天津市最早由外国人开办的饭店,该饭店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在中国所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同利顺德饭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殷森德( John Lnnocent )在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与咪哆士道交口处建造了一所沿河建筑,作为接纳英国新移民的旅馆。当时英租界刚刚划定,界内还没有建筑和道路,利顺德最初建成的房屋分为两部分,前面(从海河方向看)是平房,后面是铁板棚子(在维多利亚路没有建成前,主入口在沿海河一侧)。

到1884年(清光绪十年)这一座建筑被英国人乔治-瑞德购买后扩建,建成了三层平坡顶的砖木结构的建筑,该建筑是当时英租界中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其英文是:ASTOR HOUSE HOTEL(总督府邸饭店),中文名是:利顺德饭店。“利顺德”三字源于儒家先圣经典所言“利顺以德”,系孟子教训士子为人之道、治世格言的教谕,这恰巧与传教士们一贯宣扬的“心性”、“悟性”、“理念”的宗教内涵一致,再加上饭店创始人殷森德英文名字为Innocent,其汉语音译与“利顺德”三字的谐音一致。基于以上因素,饭店股东决定将饭店起名为“利顺德大饭店”。到1929年为了经营的需要,拆除了北侧的部分主楼,扩建起了25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4层楼房,至此利顺德饭店的建筑面积达8360平方米(建筑钢笔画)。‘

饭店主楼沿街(今解放北路)布置,转角处有一个古城堡式的五层塔楼。首层临街设双跑扇型退缩式台阶为主入口,上有半园型雨棚,从入口处进去,各层均为内廊式布局,首层有门厅、餐厅、备餐室、厨房、台球厅、卫生间等,一楼有单间客房5间,二、三楼各有公寓2套,单间客房17套,每套公寓内均设有卧室、客厅、图书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和凉台,楼内设有带卫生间的客房40套,其室内装饰讲究,近百年来接待了众多的中外名人,成为了天津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利顺德不但是天津第一家涉外饭店也是中国最早涉外饭店之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全面封锁了英租界,由于利顺德的名声,到1943年3月日军才将利顺德进行军事管理,并将其该为“亚细亚饭店”,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利顺德恢复了原名,并沿用了英文的原名:ASTOR HOUSE HOTEL,1952年更名为:天津大饭店,承担天津市中外贵宾的接待任务,1984年天津市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将利顺德同香港哥罗洋行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恢复了利顺德的中、英文的称呼,同年,在其主楼东侧面向海河方向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建筑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使利顺德饭店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在利顺德饭店的经营史上,曾有众多伟人、社会名流在此下榻,他们在利顺德饭店留下了足迹。笔者查找了有关利顺德饭店的历史资料,发现了一些线索,现同广大读者共飨。

首先是革命先驱孙中山三次下榻利顺德。在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曾于1912年8月、9月和1924年12月两年三次下榻利顺德饭店开展革命活动。

第一次是在1912年8月。已是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稳定政局和统治,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8月23日,孙中山乘船抵塘沽,下午5时35分,孙中山抵达天津的招商局码头(今营口道东头),孙上岸后即乘车赴利顺德饭店。晚8时,直隶都督张锡銮在饭店宴请孙中山。第三次是在1924年12月。直系将领冯玉祥率部下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冯的部队也改称了“国民革命军”,后邀孙中山北上商讨国是,孙先生于1924年11月10日在广州发表了“北上宣言”,后于11月13日由广州启程北上,17日抵达上海,22日赴日本,30日由日本神户起航,12月4日到达了天津,第一天下榻了利顺德饭店。孙先生对天津、对利顺德感情至深,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饭店将他曾三次住过的208房间恭修为“总统套房”,因为孙先生的出生地是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故此又将此房誉称为“翠亨北寓”。

第二是德璀琳将该名称改称“总督府邸饭店”。1886年,利顺德饭店首座楼房建成。当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与饭店股东德璀琳关系密切。德璀琳因多次受到李鸿章照顾,便把饭店命名为“总督府邸饭店”,此后“利顺德”和“总督府”两个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并行不悖。

利顺德饭店用“总督府”来命名,是李鸿章与德璀琳交易的结果。1913年1月1日的《京津泰晤士报》曾对此进行了披露:“德璀琳担任税务司的时期,几乎与李鸿章主宰中国命运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时期相同,……李鸿章是他的大债户。”史料称,为了报答德璀琳“借”款之恩,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年春李鸿章将今佟楼附近的一片土地赠给了德璀琳,德在那里建了“养心园”、别墅和跑马场等。

第三是美国前总统胡佛就发迹于利顺德饭店。据传,1898年,一位年仅24岁的美国年轻人,拿着三年前从斯坦福大学获得的采矿专业学士文凭来到利顺德饭店谋求职业。当时利顺德饭店经理墨林看中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经过几次交谈,便聘请他做由墨林创立的中国机矿公司经理兼煤矿工程师。年轻的胡佛凭借其“聪明才智”,为饭店股东在开平煤矿、细棉土厂、滦州煤矿等处谋取了大量利益,自己也从中捞取巨额财富,为以后从政打下了基础。1913年,胡佛带着在利顺德工作的“政绩”积累的大量资本回到美国,参与美国政府粮食部门的领导工作,并于1929年当选上了美国总统。

第四是反帝制领袖黄兴蔡锷在利顺德共谋讨袁计划。1912年,孙中山会晤袁世凯后发现,袁想用武力统一中国,“共商国是”乃袁的骗局。孙中山当即提出:“吾人苟心志坚定,以国家为前提,决可不怕军人武工干预。”并密电黄兴火速北上。黄兴于9月9日把利顺德大饭店的210室作为办公室,通电全国声讨军阀。

1915年初,袁世凯阴谋称帝,当时进步党人、中国文化巨擘梁启超,急忙于3月25日把家从北京搬到天津,积极谋划准备阻止袁世凯的野心。就在这天,梁启超的学生蔡锷也来到天津,住在利顺德饭店,并向老师探讨反袁之策。在这场反袁运动中,利顺德大饭店的212房间,又成了蔡锷将军向袁世凯发难的运筹之地。

第五是末代皇帝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溥仪从1925年2月至1931年11月在天津“避风”期间,常到利顺德饭店吃喝玩乐。过惯了皇帝生活的溥仪,在天津的六年半时间里,虽然靠变卖古玩字画维持生活,却仍挥金如土。他和皇后婉容、淑妃文秀住在张园后移居乾园(今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在溥仪进驻后改为“静园”,取“静观时局变化,静待复辟时机”之意),每隔一天就要坐着汽车,专门到利顺德吃冰淇淋、刨冰、奶油栗子粉等冷食,有时还要吃西餐。
此时的溥仪虽已不是皇帝了,但很多居津的清代遗老遗少仍都对他三拜九叩行大礼。利顺德根据溥仪的要求,专门为他准备了山珍海味作为“御膳”,其中有银鱼、紫蟹、河蚌、野兔山鸡等。每值金秋,溥仪还经常与婉容等到利顺德的大宴会厅参加歌舞晚会。

第六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每次来津几乎都下榻利顺德。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从1916年到1960年,他差不多年年来津,来即下榻利顺德332房间。梅兰芳先生每次来到饭店,除了关心店员们饮食生活外,几乎人人都接受过他的“红包”。梅先生之所以每次来天津都到利顺德,除饭店建筑豪华、设施舒适外,饮食可口、服务上乘也是重要原因。饭店除了按照梅先生的生活习惯安排起居出入,还特意为他准备家乡饭。1945年抗战胜利后,梅先生来津在中国大戏院演出《霸王别姬》,临上场时他发现利顺德送来的“虞姬跑鞋”是一顺的。送鞋人自知闯了大祸,不赶支声,梅兰芳见送鞋人神色紧张,便上前安慰说:“不要紧,我把围裙往下落低点,不就行了吗?”由此可见梅兰芳的宽容大度可见一斑。现在利顺德饭店将332房间恭修为“兰芳套房”。

另外,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也多次携赵一荻女士在利顺德就餐和下榻。

利顺德饭店与佛教有关的一段历史发生在1954年冬季,西藏同胞观光团200多人莅津,阿沛•阿旺晋美活佛率高僧入住利顺德,饭店为尊重藏胞的信仰,特设423房间为诵经讲经之地。十世班禅大师和十四世达赖喇嘛及众高僧在此室轮流说法,译解佛家大乘教义、小乘教义。如今,佛光普照饭店,辉生四壁。

利顺德对中国和天津本地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

早期特别注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中国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是利顺德的股东参与投资建立的;
1886年从唐山到天津的第一条铁路是饭店股东说服李鸿章修建的;
在甲午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北洋水师的战舰“利顺号”也是利顺德捐赠的;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话线路从天津直隶总督官司团到南郊葛沽,利顺德是中继站;
同时也是全国最早使用电话的企业;
天津第一条碎石道是由利顺德饭让1887年出资铺设的;
中国最早的电话和电报、数字统计机都在利顺德饭店
他们还投资制造了中国第一辆火车车头和最早使用了发电照明等。
1924年安装的电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电梯了,现在仍能使用。

如今利顺德饭店仍是国内政要、商贾在天津下榻、宴请的首选之处,而且它还能让人从中了解到一些发生在近代天津的故事。

利顺德见证了历史,见证了新旧社会的沧桑巨变。1997年,利顺德大饭让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至2012年底)唯一的一家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饭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