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失蜡铸造法的国家

陶范是铸造青铜、铁等金属器的模型。用淘洗过的泥土制成,土内往往含有蚌壳末或细沙等羼和料。

一般分为内范和外范,雕镂有花纹或铭纹。外范是在先制成的泥模外部翻制出范型,也有用实物,如铜镞、铜戈或其他铜器、陶器作模制成。

为便于脱模,外范通常分成数块,各范之间的结合处多为直线,比较复杂的铸件如武士、跪像等则为曲线,块范与块范之间由三角形子母榫连接,接合面平整,均经加工修整。

内范又称范芯。是将泥模趁湿刮去外层(其刮去的厚度相当于待铸的青铜器的厚度),这时的泥模就是内范。内外泥范经修整阴干,再以900℃左右的温度焙烤后,泥范就成为陶范。

在中国的铸造史上,最早出现的就是土陶范铸造。由两块土陶范对扣起来,浇铸出实心的、造型比较简单的小型工具,发展到由多块外范加一块芯范的铸造技术,就铸造出了有空腔的容器,空腔容器的铸造成功,是在铸造技术上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飞跃。从简单的小工具到大型容器,经历了400年左右的时间。

无论多么高的技术,总有攻克不了的难题。虽然分范定型技术可以铸出很复杂的青铜器,但太费工费力了,对于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特别是有大面积镂孔雕饰的器皿来说,很难用陶范来浇铸。人们为此发明了失蜡铸造法。

失蜡铸造法,又有熔模法、拔蜡法、出蜡法等多种称谓,原理很简单,就是人们用了逆向思维——不是青铜器很复杂,做模翻范很困难嘛,那么就先用蜂蜡一类的虫蜡,做出一个与计划铸造出的青铜器一模一样的蜡样,由于蜡很软,可以雕琢得很精细;蜡样加工满意后,再在蜡样外面一遍遍胡涂细细的泥浆,慢慢地,蜡样便被严实地包裹住了,这层厚厚的泥也就成为了外范。待整个外范晾干了以后,便可将铜液通过注口倾泻到范中,随着高温铜液的注入,弥合在泥范中的蜡模便迅速融化,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了,铜液则占据了蜡模的空间。冷却之后,去掉外范,与蜡模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就诞生了。

失蜡法铸造,制模工序简便,能够“所见即所得”,保证铸出后的铜器与原有蜡模一致,而且多么难做的青铜器也能铸出来。同样十分重要的是,用失蜡法铸造的铜器表面光滑,精度高,无需再打磨加工。因此,人们把失蜡法当作是冶铸史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就是在今天,人们还采用失蜡法铸造飞机零件等精密构件。

别看失蜡法工艺简单,但捅破这层窗户纸还是很困难的。据研究,欧洲发明失蜡法不过1000年。中国则要较欧洲早得多,不过有关失蜡法的最早文献记载却晚至公元7世纪的唐代。唐代初年,欧阳询向唐高祖李渊进献“开元通宝”的蜡样时,文德皇后用指甲在蜡样上掐了一下,从此开元通宝钱上就有了一个月牙形的印迹。故此,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失蜡法是随佛教传播从印度或者是两河流域传入的。其实,出土实物已无可辨驳地昭示出,失蜡法是中华先民的伟大发明,至迟在两千五六百年前的春秋晚期就已经发明了。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虎耳蟠龙纹壶就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实物之一。

这对春秋晚期铜壶,上面均盖有一个大盖子。这个盖子由两部分组成,外周是一个圆盆形镂空的装饰件,装饰件中心圆孔上再套一个实心的盖子,可惜中间实心的盖子已经不知下落。这个圆盆形的装饰件由数百条蟠卷身形的小龙扭结构成;由于镂空,条条小龙予人以灵动鲜活之感。它们工艺十分复杂,非失蜡法不能铸造出来。

这对壶的其它装饰也相当精彩。器体上以五道凸起很高的绳索状的花纹作分隔,中间再装饰蟠龙图案。壶的颈部两侧还各伏卧一只老虎作双耳,老虎回首卷尾,口吐长舌,作向上攀爬之状,格外生动活泼。能够用这套装饰豪华精美的铜壶盛酒的,必然是诸侯国国君或大贵族一类的显贵。

关于这对铜壶还有一个小故事。由于目前所发现的这类带有圆盆形盖子的铜壶数量极少,许多人并不知道圆盆形盖子的真正用途。1999年,当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在海外发现这对铜壶时,只看到光光的两个壶身,圆盆形盖子则被单独放在一个小脚落里,货主根本没有想到它们竟然是壶的盖子,还以为它们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大伞上的装饰呢。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家窃喜,在向货主提出购藏这对铜壶后表示:既然它们是与这对铜壶一同发现的,不如附带着送给保利好了。货主一想,既然它们没有什么用,把它们送给保利还落个人情,便欣然应允了。就这样,保利艺术博物馆花了两个壶的钱,白赚了两个壶盖。要知道,有这样盖子的铜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比一般的铜壶不知要提高多少个档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