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技术文献是《郑和航海图》
1405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早87年,比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古里早92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哥伦布航抵美洲时仅有三艘帆船,88名水手,达·伽马的葡萄牙船队只有四艘船,160名水手,麦哲伦船队有五艘帆船,26O名水手,返回西班牙时只剩一只船,18名水手了,与郑和船队在各方面都无法相比。
郑和船队中,驾驶宝船的舟师多是闽、粤、浙沿海具有数十年丰富航海经验的渔民。他们熟知潮势、季风、洋流等自然规律。在航行于亚非诸国中,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科学知识,编写了航海图和过洋牵星图。
《郑和航海图》原称《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幸赖明代茅元仪辑入《武备志》第二百四十卷中,得以保存。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珍贵的航海技术文献和航海地图,也是研究15世纪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史料。
原图是按一字展开的长卷图式绘制的。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序一页,图面20页,后附过洋牵星图二页。
图从南京开始,遍及今南海及印度洋沿岸诸地,一直画到非洲东岸。
图以航线为主,画出山形、岛屿、暗礁、浅滩等地貌,还标明航程、导航的陆标、测水深浅、观测星辰高低、停泊处所等。
在横渡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时,由于海面辽阔,水天一色,没有陆标导航,虽船上都设有指南针以确定船的航向、方位,但是天文导航仍很重要。
“往还三年,经济大海,绵邈茫,水天连接,四望迥然,绝无纤翳之隐蔽,唯望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斗高低,度量远近”(巩珍《西洋番国志》自序)。
马欢著《瀛涯胜览》中有《纪行诗》:“欲投西域遥凝目,但见波光连天缘,舟人矫首混西东,唯望星辰定北南。”
这些真实经历说明郑和船队离不开天文导航。天文导航古代叫“过洋牵星”。《郑和航海图》后附录有四幅过洋牵星图:
1、“古里往忽鲁谟斯过洋牵星图”(原图缺标题)。
2、“锡兰山回苏门答剌过洋牵星图”。
3、“龙涎屿往锡兰山过洋牵星图”。
4、“忽鲁谟斯回古里过洋牵星图”。
过洋牵星图的中心绘一艘三桅三帆海舶,四周注明诸星位置、角度与水平,借以指示海舶航行。
图右上角标明某地至某地过洋牵星图(标题)。对于星辰高低称为几指几角。
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说:“牵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标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俱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长二寸,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一角三角等字,颠倒相向。”
这就告诉我们当时用来观星的器具叫“牵星板”。它是用乌木(硬木)做成的小正方形板,有12块,最大的一块边长七寸余,合今24厘米,叫十二指;次一块边长约22厘米,每块边长依次递减二厘米,分别叫十指、九指、八指……最小的一块边长仅二厘米,叫一指。
“指”是古代观测星体高度的单位,一指约合1°34′到1°36′,指之下的单位叫作“角”,一个“角”等于1/4指。掌握天文导航术就叫牵星术。
牵星的时候,船师把牵星板的中心穿一根小绳,小绳的长度是自人眼到手执木板伸直的距离,大约是72厘米。以左手拿牵星板,右手牵着那根拉直的小绳,眼睛顺着右手的绳端向牵星板看,使牵星板的上边缘对准星体,下边缘对准海平线,这样就能量出星体离海平面的高度,这时使用的牵星板是几指,这个星体的高度就是这个指数。
如果观测的星体是北辰星,则求得北辰的指数再合成度数,就可以得出测点的地理纬度。
这些航海科学知识都是留给后人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