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李树栽培专著是清代的《槜李谱》

清末民国初,小镇屠甸因沪杭铁路甫通风气渐开,不少人赴上海、杭州创业谋生,小镇市面逐渐繁华起来,文化上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先后涌现了徐菊庵、谢养弦、孙味齑、朱梦仙等书画名人。他们与稍后崛起的钱君匋,开创了屠甸近现代艺术的鼎盛时期。朱梦仙是其中成名最早、也是最早去世的一位文人、画家。

朱梦仙,原名朱铭、号亦僧,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于桐乡(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晏城(今属高桥镇)竹水板桥。少年时随父亲到屠甸镇居住,曾在镇上一家中药房学过生意。从小他喜欢画画,从构描中草药开始,喜爱画花鸟、虫草。民国十四年(1925),在镇绅陈耐安创办的溥明电气公司任会计(俗称“大先生”)。不久后他离职,拜濮院画家仲小梅为师,所绘花鸟,色泽鲜丽,得师之神韵,尤其擅长画蝶,有“朱蝴蝶”之称。

朱梦仙成名后,小有积蓄,但因一向身体羸弱,为养病,亦为远避市嚣,专心绘事,在屠甸镇西南郊旱桥头购地3亩建了一处私园,名为“晚翠”,取《千字文》中“枇杷晚翠,梧桐早凋”一语之意。旱桥头原为荒地,有一座小桥建于蜿蜒的小河之上,俗名“旱桥”。晚清时,有地方名士见此处邻近镇郊,较为荒僻,又有小桥流水,颇为雅致,取景名“旱桥残雪”,列为“屠甸十景”之一。朱梦仙辟地建园,植李栽桃,种花莳草,并筑平屋3间,屋内铺设地板,装上当时颇为新式的玻璃窗。他还在里面关养各式各样的蝴蝶,蓄养花猫数只,经常在屋外观察“花猫扑蝴蝶”的动态和神态,以便临摹写生。朱梦仙在旱桥头经营园艺,兼以绘事,潜心其中长达10余年。

其间,朱梦仙还参照清朝同治年间嘉兴新篁名士王芑亭编撰的《槜李谱》,结合自己的栽培经验,重修了《槜李谱》。此书分总论、起原(源)、产地、辨证、嫁接、施肥等共42节。由于朱梦仙有亲自培植、经营槜李的经验,所以此书对槜李的树性、栽培、生产、管理和贮藏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均有较详备的记载,内容比较实际,多为朱梦仙的心得之说,符合现代种植科学。另外,此书还对槜李的种植历史、范围、文化内涵等作了简要介绍,所以对研究槜李这一地方珍稀特产有着珍贵的参考价值。民国二十六年(1937)6月,书成,由上海新中央印刷公司印刷发行。

此书由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字。著名文史掌故学家郑逸梅作序,序中称此书“直堪与前彦之《荔枝谱》、《水蜜桃谱》、《橘录》并传”。钱君匋、王永良为此书校阅校订。钱君匋和王永良均是朱梦仙的好友,都是屠甸人。钱君匋后来去上海发展,成为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和收藏家。王永良则一直在屠甸从事工商业,死于上世纪70年代。

《槜李谱》后附有“朱梦仙人物仕女草虫鱼虾画约”,系当时社会、艺坛名流于右任、丁辅之、赵仲孺、邹梦禅、钱君匋代订,文曰:“晚近之习绘事者,率多涵养未深而假言气韵,以文其鄙。忘形格体,自谓超脱;粗率恶俗,自鸣苍奇。噫,斯言画,直画之魔道耳!石泾朱君梦仙,瑰奇士也,胸怀万象而发于画,其写生、人物、花卉、草虫、鱼虾,靡不精妙,毫端巧捷,赋彩鲜丽,神形纤显,奕奕如生,可谓深得南田风骨矣。近以知者渐众,势难汜应,爰代定约如次,俾嗜君之画者可循是以求也。”下列堂幅、屏条、框屏、扇册的润笔价格。末后还附说明:“工笔花卉限写绢本或笺纸,写虾、写鱼每尺限写一翅或一尾,增一翅或一尾,增润一元,百虾图面议,写意画花卉依约折半,补图、点品、临摹均面议,先润后墨,约日取件。”由此可见,朱梦仙在当时已蜚声沪上。

《槜李谱》书中还夹有一则有关朱梦仙晚翠园销售槜李苗的广告启事:“以售真正优品槜李苗,欢迎试种,敬请预定。本园栽植槜李有年,特选最良母本,嫁接苗树,专供爱好者之试植,每枝定价:三年苗二元,一年苗一元,预定期七月底止特价八折。此项苗树种后,次年即开花结实,一年苗亦有花朵。然枝干甚长,不便邮寄,须转运递送,寄费按实价加二成。”并附有预定办法和注意事项,文后落款有“负责收款处,屠甸镇邮局代理,晚翠园主人启”的字样。从中可以看出,朱梦仙在晚翠园培植、经营槜李苗果具有一定的规模。

1940年秋,朱梦仙因肺病早逝,终年44岁。据说是他因经常摆弄、接触蝴蝶,吸入了太多的蝶粉而染上了“石病”(骨结核病),死后葬于祖居地西晏城竹水板桥。他生有一女儿,名叫美宝,如今也已70多岁高龄了,仍居住在屠甸旱桥头。朱梦仙的妻子马文金,是钱林乡(今梧桐街道城西村)马家埭人。朱梦仙死后,徐菊庵、孙味齑、岳石尘、钱君匋等人经常去接济他的家人。朱梦仙的妻子死于20世纪80年代,享年88岁。

钱君匋比朱梦仙小10岁,称朱梦仙为老师,见面执师礼。朱梦仙曾送给他一些画,其中有一套册页,共10余幅。钱君匋一直将其视为珍品。1993年桐乡博物馆异地重建时,钱君匋将这套册页捐赠给了家乡桐乡。这些画虽然作于七八十年前,但因为朱梦仙喜欢用天然颜料作画,所以,至今仍色彩鲜艳,笔墨犹新,画中蝴蝶栩栩如生,花卉绚丽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朱梦仙的大量书画作品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存世极少。

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有《花鸟》四屏、扇面等。朱梦仙当年所建造的3间平屋日渐颓败,1985年,他的后人在旧址上按原样改建,并依旧沿用了其中一些旧门窗,其中一间屋内还悬挂着晚翠园的旧物——“晚翠小筑”匾,额为钱君匋当年所题。前几年,屠甸镇进行镇区城建规划,旱桥头被纳入规划之中,朱梦仙当年经营的晚翠园被割让一角,新建了马路,旱桥被拆,小河尚存一段,昔日的“旱桥残雪”已不复存在了。值得欣慰的是虽然80多年过去了,但晚翠园当年的泥砖围墙大半尚在,而且还非常坚固,上面满是青翠的藤萝。伫立墙边,让人不禁而生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沧桑之感。

更值得欣慰的是,朱梦仙的后人们亦擅长经营园艺。现在,晚翠园内依旧遍植花木。果树有水蜜桃、槜李、葡萄等;花卉有凌霄花、紫薇、月季、牡丹、水仙、蝴蝶花等,绿树成荫,花香不断。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朱梦仙的女儿朱美宝说,现在晚翠园内仍保留有父亲当年亲手种植的两株树木:一为罗汉松,一为黄杨树。初种在盆景中,后因日渐长大,被子女们移植于园内。现在,这两棵树木均长得郁郁葱葱。睹物思人,不胜感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