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唯一一个农民领导起义并最终成功而开创的朝代是明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一个朝代。说它奇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农民领导起义并最终成功、所开创的朝代

第二,明朝的苛刑暴政开了许多历史先河。皇帝更多依靠锦衣卫和东厂行使政治权力。

第三,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以外,皇帝大多不成器。朱元璋当初取消宰相设立内阁的时候,本意是为了加强皇权、削弱吏权,结果适得其反,在明朝的大多数时候皇帝成了傀儡,甚至出现了30年不上朝、不见朝臣的“神龛”皇帝(明神宗万历)。这样的体制却成就了许多名臣宿将。

明朝整顿吏治方面,相当严苛。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整治贪腐制定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法令:贪污 60 两以上银子者,立杀!具体的杀法有:廷杀(当着百官的面打死大臣)、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剥皮(剥下的皮里填充稻草做成“稻草人”,摆放在县衙里作警示)、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风干)等等,实在是骇人听闻!

据统计,朱元璋当政时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有一年朝廷同批发榜派官364人,一年后,杀6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358人,一个没漏全被处置了。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厉政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腐败分子依然前仆后继,以至于封建礼教的“朝闻道,夕可死”,却在当官之后成了“朝获派,夕腐败”。

反倒是明朝中期的首辅大臣张居正给国家带来了清新之风。针对国家“积习生弊、颓靡不振”的状况,他给皇帝上了一道有名的《陈六事疏》,为整顿吏治开出六条良方: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这些建议后来全部作为张居正的施政纲领得以实行,今天读来,依然有其借鉴意义。

首先,“省议论”。张居正认为朝廷之间议论太多,“政多纷更”,老是自相矛盾。张居正说,要办事,就不要七嘴八舌。像现在有些人施政,一开始就没考虑周全,听到有人说什么就马上实行,没等见效,又因人言而止。弄得大家疑虑不定,旷日持久,难见成效。

第二,“振纲纪”。张居正说,我看近年以来,纲纪不严格,法律不起作用,上下都讲姑息,百事全都付之因循,“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张居正指出,在处理违纪上,人情当然可以考虑但不能徇私,法律宜严格但不宜猛。奖惩赏罚要统一于公道,而决不能徇私;政教号令一定要有中央来决断,而不要受那些空谈影响。

第三,“重诏令”,也就是中央精神一定要贯彻好。部院各衙门凡大小事务,接到中央命令后,数日之内,应尽快回复。部里设立登记簿,办的时候登记,办完后注销。超过期限的,要按违反制度论罪。这也将作为吏部考核干部的依据之一。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限时办结”制度了。

第四,“核名实”,专门讲了用人标准,十分详尽。张居正推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考成法”,也就是一套对官员的考核评价制度。他说,“器必试而后知利钝,马必驾而后知优劣”,现在用人则不然,把一个人称做人才,却不通过实践检验;任命了某人之后,却不考核他的成绩;办砸了事情的,又未必给了适当的处罚。因此,质朴老实的,被讥讽为无用;大言无当者,以虚张声势窃得名誉;超群出众的,被说成是不合时宜;而拍马逢承的,则以假象欺世;那偶尔做成了一件事的,终身都能拿来吹牛;有人偶尔出了点差错,则议论纷纷一巴掌拍死;对待干部太过讲资格,因而毁誉都不符合实际。

第五议“固邦本”,何为邦本?国家之本也,就是老百姓富不富,社会稳定与否。第六,“饬武备”,是在军事方面的措施,不再赘述。张居正的政策实施以后,“帝国官僚的效率达到了极点”(黄仁宇语),迎来了明朝少有的政治清明、绩效卓显、民生安稳的时代。

时代背景变化了,社会基础改良了,政治体制进步了,思想意识更新了,但今天再读过去为政者的施政方针,仍然觉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哪个时代的当政者,都必须面对历史和社会的检验,这也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