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出土的最大的古代实用漆木屏风发现于广州南越王墓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彩绘漆屏风器形硕大,结构奇巧,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最早、最大实用漆木屏风。
屏板之间用铜制的合页(铰链)连接,中间的屏门可以向外开启,两侧可以展开呈90度。复原后的屏风高1.8米,正面横宽3米。
屏风上部装饰有青铜鎏金朱雀和双面兽顶饰,上插羽毛;下部有鎏金人操蛇托座,独具岭南特色。
屏风上绘有红、黑两色的卷云纹图案,绚丽多彩。在当时制作如此精美的屏风非常不易,由此可见南越王生前生活之奢华。
中国考古已发现的古代屏风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小型的屏风,一般是立于案头作装饰用的,叫做“座屏”或“插屏”,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屏风,出土于湖北省的两座楚墓,均为战国时期文物,它们就属于这一类。
此外,河北定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玉制插屏也属于这种小型“座屏”。
第二类屏风是用在床塌的背面、两面或三面,它们被叫做“背屏”或“床屏”。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件漆屏风,横长方形,屏面髹(读音“休”)漆,绘有云龙纹,下面有两个承托屏板的足座。尺寸为长72厘米、高62厘米。
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一架屏风与其相仿,屏面是用织物蒙的,已经朽烂,仅存彩绘屏架,横宽73厘米、通高61.5厘米。同墓出土的遗策中有一简记载:“木五采(彩)画并(屏)风一,长五尺,高三尺。”这应该是当时实用屏风的尺寸。
由于汉晋时期人们都席地而坐,因此背屏做得并不十分高大。床屏的功能不仅可以挡风,而且可以依靠。
虽然这个时期从出土实物、画像石、壁画上的图像来看,床屏一般都比较低矮,但也有特例,从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一架北魏时期的漆绘屏风,残存五块80厘米高的木屏板和四个雕刻得非常精美的屏风础座,如此精美,《盐铁论》中所说的“一屏风就万人之功”看来也决非夸张虚语。
第三类屏风是立在地下用作背景烘托气氛的。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大型彩绘立屏即属此类。
此外,《故宫博物院藏工艺品选》中著录有一件放在皇帝“龙座”背后的木雕云龙屏风,高3.06米,宽3.56米,由三扇屏板相接而成,用如此巨大的背屏来显示天子的威仪。
大型的屏风还可以用来分隔室内空间,除了多片铰接组合而成的折叠式围屏外,还有单片的大立屏,比如唐朝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描绘的一种大型立地屏风,屏面上绘有山水花草。
大型屏风有木制髹漆的、镶嵌螺钿的,也有蒙以绢帛织物、题字绘画的,最简单的如同白居易《素屏谣》中所说,只是“木为骨兮纸为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