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世界上先进的车马系驾方式“胸带法”

欧洲古代车子为四轮双辕车,中国汉代以前的车子为单辕双轮车,有驾两马的,有驾四马的,甚至还有驾六马的。那么,这种车子是如何系驾的?

铜车马首次提供了秦车科学的系驾方式,使人们对于古车的系驾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中国近代民间的大马车前边拉车的马每匹都有两根套绳,而秦陵铜车马的四匹马(古代称服马)各有一条靷绳(俗称套绳),两边的马(古人称骖马)也各有一条靷(读音“引”)绳,但骖(读音“参”)马与服马系驾方式不同。
骖马没有轭(读音“厄”),只是在马脖子上套一颈带,靷绳的一头系在颈带上,另一头拴在车箱的底桄上。服马脖子上有车轭,轭下还有一层象征软垫的轭鞯。它的靷绳的一头拴在车轭上,一头拴在车轴上。这样一来,服马靠轭,骖马靠颈带通过靷绳曳车前行。著名文物学家机先生考证:“如果将系驾法依其承力之最主要的鞁具来命名则西方的古车采用的是颈带法”“二号车的系驾法则可命名为轭靷法。”

西方古车上没有靷,驾车之马用颈带系在轭上,轭连衡,衡连轭,马通过颈带负衡曳輈而前。“而轭靷法”起主要作用的是轭和靷。虽然二号车上两轭脚之间系着鞅,但它并不起西方颈带的那种作用,因为靷軥处向后拉,马的承力点落在肩胛两侧接轭之处,鞅则无须系得很紧,它只起到防止服马脱轭的作用,曳车承力并不靠轭。”它依靠的是车轭与靷绳曳车前行。

据专家考察,颈带法在系驾技术史上属于比较原始的系驾方式。它不是靠靷绳而是靠马脖子上的颈圈带动车行。这样马过份用力颈圈就会压迫马的气管,使马呼吸困难,难以奔驰。而轭靷法则避免了这一严重缺陷,使马的承力点落在了肩胛两侧,马奔驰起来不致于压迫气管,大大提高了马的承受力和行车速度。再从力学角度考察,轭靷法的承力点与车形成的夹角小,角度越小越省力,犹如人们上坡时拉车子要把车辕压得很低的道理一样。因此可见轭靷法较颈带法具有省力和便于马奔驰两大优点。

轭靷法在我国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战国时期开始由轭靷法向胸带法过渡。“胸带法将以前的鞅与靷相连接,承力部位降至马胸前,使轭变成一个支点,只起支撑衡、辕的作用,此法较轭靷法更为简便实用,它的出现在我国不晚于公元前3世纪,而在西方,它要到公元8世纪才出现,比我国迟了一千年。”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车马系驾方式这门技术上还是遥遥领先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