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茶筹是清代文物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茶筹是清代文物

2009年7月,103枚茶筹首次亮相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专家初步认为,这曾是茶馆向客人收取茶钱的凭证,上面写有茶馆商号和茶名,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广东早茶里的“茶市卡”,即消费了什么茶、什么点心,一看茶筹,收银处即一清二楚,照此结账即可。这批文物使中国茶筹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至清代至民国初年。

(图:清代茶筹)

“筹,本是算具。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有了茶筹,茶馆的掌柜不用算盘就可以结算出茶钱了。”这些茶筹均由浙江宁波的收藏家陈钢捐出。他告诉记者,每枚茶筹长约11厘米,成圆柱形。根据茶价的不同,茶筹被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区分。“这些茶筹发现于杭州,从数量上看,有可能是成套的。”

共103枚,圆柱形,每枚茶筹均漆有不同颜色。茶筹是茶馆向客人收取茶钱的凭证,上面写有茶馆商号和茶名信息。

陈钢表示,虽然茶筹留存至今的很稀少,成套出现的更是难得,却有一种和它用途差不多的“酒筹”。“和茶筹相比,关于酒筹的史料记载更多。除了能计算饮酒杯数之外,还能当行令用的筹码子,这对于研究茶筹都有借鉴意义。”

“茶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会组织专家对它的年代、作用等展开研究,希望借此还原出清、民国时代的茶楼风貌,再现市井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朱珠珍表示。

当月同时展出的还有164件唐宋茶器精品,陈刚将其中的39套无偿捐赠给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其中涵盖了唐宋煮茶、点茶时所用的典型茶具,特别是茶鍑、茶臼等填补了该馆馆藏空白。

“浙江民间收藏力量非常雄厚。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民间收藏家总共向国家博物馆捐献十万件文物,占馆藏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沈坤荣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收藏家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更愿意将文物捐献出来供众人共享,从而最大地发挥文物的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