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第一个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女科学家是李爱珍博士
2007年,71岁的李爱珍成为了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但她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轮评审时就被淘汰,甚至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至2007年共有11位中国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是唯一一位没有中国国内院士头衔的。
李爱珍是我国著名的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6年5月出生,福建省石狮(今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港边村人。
1958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上海冶金所(现上海微系统所)。20世纪60年代,她主要研究单晶材料,70年代她主要研究薄膜材料,80年代,她到美国工作两年,师从国际半导体权威米尔纳斯教授,转入用分子束外延高新技术生长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人工合成超薄层纳米材料。
没有几个实验室可以做到
冷战结束,西方解除了分子束外延设备的出口限制。“我们自己搞出设备来以后,国外没有办法,只好解禁,反正再想对你保密也保不住了。”李存才对南方周末说。
1994年,李爱珍亲自出面与国外厂商谈判,为所在实验室进口了性能更佳、运行更稳定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她的研究也得以提速。
这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卡帕索(Federico Capasso)和卓以和等人宣布在世界上率先发明量子级联激光器。这被视为半导体激光领域的一次革命。
自1995年起,李爱珍带领课题组在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进行探索。她曾写道,工作于中远红外波段的激光器和探测器“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以和举例说,这种激光器可以灵敏地检测包括有毒有害气体在内的各种气体,在环境监测和医学检测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更不要说它对军事的影响”。
五年后,李爱珍的课题组在亚洲率先研制出5至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掌握此类激光器研制技术的国家行列。“这是她最突出的成果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王占国介绍说。
卓以和强调,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材料制造相当困难,需要借助分子束外延,生长出500层以上的半导体薄膜,每层薄膜只有几个原子那么厚,“世界上没有几个实验室可以做到,而且这些实验室的人员大多有过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李爱珍能够独立地做出来,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功劳。”
2005年11月,在埃及举行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5届院士大会上,李爱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学院工程科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工程科学奖。
杜武青曾多次到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访问,李爱珍研究组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她的研究团队在电子器件,尤其是中红外量子阱激光器和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作出了持续贡献。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实至名归。”
美国院士选举也出过问题
李爱珍2001就退休了,但她仍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继续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和退休前一样,她每天都要去实验室。在李爱珍50年的科研生涯中,几乎没有假期的概念。
曾在李爱珍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上海微系统所副研究员徐刚毅告诉南方周末,“很多研究人员是勤奋,她是拼命,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拼命。有个大年初一我打电话给李老师拜年,结果家里没人,打到实验室才找到她。”
李爱珍的国际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参与组织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为北京争取到2000年分子束外延国际会议的主办权。“几十年来,李老师一直非常关注国际上的科研动态,她确立的研究方向总也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对国家非常有用的。”徐刚毅说。
2007年5月9日下午,李爱珍参加了上海微系统所特意为她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举行的座谈会,随即又奔赴奥地利进行学术交流。
在公开的致谢信中,李爱珍还特别感谢卓以和长期以来对她勇于挑战未知、攀登科学高峰的鼓励,以及极其严格的科学要求。
70岁(2007年)的卓以和早在1985年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同时也是美国科学院“临时提名委员会”成员。他说,美国科学院院士选举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新当选院士一度集中在类似贝尔实验室、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机构,“院士们有时会把票投给自己熟悉的候选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美国科学院成立了“临时提名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是,公正地审视哪些群体被院士选举所忽视。“例如,是不是来自美国北方的院士人数太多,来自南方的院士太少?”
“到2006年时,外籍院士中有70人来自英国,35人来自法国,31人来自德国,28人来自日本,但只有9人来自中国。此外,美国国家科学院里面的男女性别比也不平衡。如果让我从中国的半导体领域挑选一位女性候选人,我肯定会推荐李爱珍,”卓以和说,“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二百多篇论文。她的确是中国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根据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原则和程序,该院不接受个人申请,通常只接受院士的正式提名,每年4月的院士大会上进行最终投票。
“我总是记得人家给了我什么”
如今,李爱珍成为了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但她还不是中国的院士。
李爱珍和当年参与分子束外延设备研制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孔梅影、物理所研究员周均铭先后进入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但在第一轮评审时就被淘汰,甚至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一位推荐李爱珍参与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他不便评价李爱珍为何未能当选中国的院士。杜武青听说过李爱珍未能当选中国院士的事情,“我对此感到疑惑,但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由于不熟悉中国的体系,也不敢妄加揣测。”
2007年1月,两年一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分别启动。预
入选美国科学院无疑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不过,唯一的一对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旧金山加州大学的詹裕农和叶公杼教授曾说,在美国,人们不会把院士头衔看得那么重,更不会因为你做了院士就容易申请到经费。
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头衔在很多情况下似乎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普通公众,都对院士评选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
曾经有记者问采访李爱珍时曾问,“您做了这么多出色的工作,没评上个中国的院士,不难过么?”
李爱珍则提到了这些年来她所获的帮助,没有科研平台和团队,没有科研经费,根本无法做出现在的工作,“没了实在的工作,哪里还能有什么荣誉呢?”“我总是记得人家给了我什么,却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
李爱珍成就及荣誉:
1985年至2007年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0项;
发表论文230余篇, 三个专着篇章;
国家发明专利21个,其中授权6个,受理15个,获国际发明展银奖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