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骨刻字符是山东昌乐骨刻文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骨刻字符是山东昌乐骨刻文

安阳甲骨文距今3300多年,此前一直被认为是距今最早的文字,而近年发现的昌乐骨刻文却打破了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国内发现的距今最早的文字。

发现昌乐骨刻文的是山东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2004年的时候,肖广德在昌乐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袁家庄及其附近的纪台等古文化遗址上见到了被当地老百姓翻地是挖出的一大型牛肩胛骨,起初他判断可能是古时候一种农具,单他带回家洗净后,发现上面有一些蜿蜒曲折的的图案和符号,有的是一小片,有的连成一大片,凭多年收藏经验,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文字,具有重大意义,于是开始收集这些刻有“字”的骨头。

(图:山东昌乐骨刻字符)

肖广德在2005年,邀请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凤君教授开始对这7块骨头进行研究,刘凤君教授经过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认为这批骨刻文的大体年代是距今约4000—45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属于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历史比甲骨文还早1000年。

这些文字造型很讲究而趋向完美,多由弧线构成,单都有一定的深度,线条流畅均匀,凹线底部都有明显的硬划痕,是明显的人工刻画的痕迹,完全可以排除是虫蛀和草根腐蚀等自然环境原因

为了让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和稳妥,2008年7月30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和昌乐县政协邀请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宇信教授、山东省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李来付教授等5位专家对肖广德发现的7块“骨头”进行了“会诊”。鉴定之后,专家一致认定骨头上的这批文字是比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是继安阳甲骨文后的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龙山文化是东夷族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文化阶段,而山东作为中国早期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和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它的原始居民正是东夷人。东夷人崇尚鸟图腾,他们把陶器等做成各种禽鸟形象,极具地方特色。历史发展中,东夷在血缘和语言上都被华夏族融合,最终成为汉族的一分子。

安阳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语言,目前解读出得字已经达3000字,但是比安阳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昌乐骨刻文,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读懂它的含义。对此刘凤君表示目前:只发现了一些线索,包括一些早期的造字规律,虽然目前不能破解这些文字的含义,但是昌乐骨刻文确实是早期汉字的雏形,也希望能够尽快破解这些文字的秘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