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第一次黄河自然决口发生在汉文帝时期

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到了西汉,封建帝国的政治经济已进入了成熟期。

这一时期在战国堤防的基础上,进行了两岸堤防的系统建设或整顿。黄河下游两岸系统堤防的形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屏障。

但是,堤防工程的负面作用也随之出现:河槽迅速淤积,地上“悬河”逐渐形成,决口开始频繁,防洪任务日见艰巨。

到了汉代,黄河大堤进一步修葺完善。一些重要的险工段改为石工,并出现了挑流、护岸等河工工程。据今人考证,汉堤起自今郑州,下游几乎抵达海口,至今尚有遗迹。系统堤防形成后,主河槽淤积加快,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黄河第一次自然决口,此后逐渐频繁。自汉武帝开始,治黄活动成为国家的要务。

西汉时(公元前206—公元24),黄河下游已经建成了干流堤防工程体系。有堤防保护的土地被垦殖为肥沃的农田,黄河两岸也成为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带。但是,堤防工程出现后,河道被约束,河槽迅速淤积,黄河地上“悬河”逐渐形成。公元元年前后黄河开始决口,汉朝的水灾逐渐频繁,防洪日见艰巨。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读音“护”)子(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决口,洪水向东泛滥,南侵淮河流域,十六郡受灾。先有汲黯、郑当时堵口,都没有成功。

23年后,朝廷再下决心堵塞决口。这次堵口武帝亲帅群臣参加,沉白马、玉璧祭祀河神,官员自将军以下都需参与堵口,背柴草参加施工。

为了堵口,淇园(战国时卫国著名的园林)的竹子也被砍光以应急需。堵口采用的施工方法是:“树竹塞水决之口,稍稍布插接树之,水稍弱,补令密,谓之楗。以草塞其里,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为之。”即以竹为桩,充填草、石和土,层层夯筑而上,最后终于成功。此法类似今平堵法。

这一著名的黄河堵口——瓠子堵口成功后,在堵口处修筑“宣防宫”。后代多用“宣防”表示防洪工程建设。

瓠子堵口后不久,黄河在下游北岸馆陶决口,向北分流,称屯氏河。屯氏河与黄河平行,起到了分流减水的作用。

屯氏河分流70年以后,黄河在清河郡境内再次决口,其后决口不断,到西汉末东汉时,黄河终于弃旧道走新河,主河道再偏东南,在今山东千乘入渤海,这条路线与今黄河相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