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制作玉龙的玉种是辽宁岫岩玉

2012年6月,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名为“穿越时空”的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极具“红山风格”的玉猪龙、玉人、勾云形玉器、玉箍形器等悉数亮相。这些穿越5000年时空的法器在展柜中泛着神秘的光晕,即便是静默无语,也掩藏不住曾经的高贵。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最为强劲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距今6500年至5000年。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器以来,红山文化玉器的独特造型和先进工艺便备受关注,但其玉料究竟来源于何地,考古界却一直有分歧,没有定论。

玉,在自然界中是“石之美者”。辽宁省岫岩县(今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一直有着丰富的玉石矿藏,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岫岩玉多为玉质较差的蛇纹石假玉。近年来,北京大学教授王时麒、赵朝洪等人在辽宁省岫岩县细玉沟考察时,发现了透闪石河磨玉,经分析表明,其玉质上乘,细腻油润,颜色多为黄绿色,与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材质十分相近,这也验证了“红山人就地取材”的假说的合理性。据当地人介绍,细玉沟的河水将山上的玉石块冲刷下来,经过河水上万年的打磨,便产生了这种水头足、色泽润的玉中精品。河磨玉的价值堪比和田玉,深受收藏人士喜爱。

关于最早使用岫岩玉的年代问题,考古学家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早在8000年前,内蒙古兴隆洼人便开始使用岫岩玉,至红山文化时期达到高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说,西辽河流域具有悠久的制玉和用玉传统,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将我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也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为红山文化玉器群的出现找到了直接源头。

对于远古的红山人而言,玉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法器,只有地位高贵的人才能拥有,一般人则无法企及。从出土的情况来看,玉器大多集中摆放在人的头部位置,这也说明了古人对玉的重视。考古学家郭大顺认为,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有关,玉器作为一种非实用器类,从它一开始出现,就与表现人的思维观念相联系,玉器被赋予的这种特殊社会功能,是玉从石中分化出来的标志,也使玉器具有了高于其他器类,如陶器、石器的地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认为,玉器不是作为一种装饰物或艺术品出现的,它的出现是一次“振聋发聩”的革命,传递着各种丰富的信息。8000年前,岫岩玉从不同的矿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石中王者,这是人为挑选的结果。兴隆洼文化出土的重要玉器都是透闪石玉,说明当时这种“真玉”已经出现。从工艺上说,岫岩玉主要依靠沙绳切割技术,这是新石器时代东亚地区最为重要、全世界最早使用的技术,比美洲早了5000年,是一次真正的科技革命。

说起岫岩玉的价值,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用“五个最”来概括:“岫岩玉是中国最古老、最优良、最早被认知、最早被用于制作玉龙、历史最悠久的玉种。”在我国,龙的出现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龙的形象在诸如仰韶、红山、陶寺、石家河、凌家滩、良渚等考古学文化中均可见到。即便如此,考古学家们却普遍认为,龙应起源于辽西地区。因为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数量多、造型有规律、出土地点多,说明制作玉龙在当时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现象,所以将辽西地区称为“玉龙故乡”是比较合理的,而辽西的岫岩玉则成为被用来制作玉龙的首选。

辽西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接壤,是东北地区最先与中原农耕文化接触的地区。据郭大顺介绍,就玉器而言,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体光素或施纹极为慎重,以使玉的本质得到最大发挥,这体现了东北地区玉器的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的又一大特色是多动物形象,这也同渔猎经济有关。这些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出来的高超艺术概括力,对中国古代玉器造型及其他艺术形式产生过深远影响。

至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呈显著分化趋势,出现了等级制度,玉器的使用进入了“唯玉为葬”的成熟阶段。刘国祥说:“当时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志人等级高低的用玉制度和玉礼制系统。”墓主人生前等级、地位、身份的高低可以由墓葬中随葬玉器数量的多少和种类的不同反映出来。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自积石冢石棺墓内。积石冢一般都建在山梁或土丘顶部,形制上有圆形、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埋葬制度。根据每座墓葬的规模大小、出土玉器等差异,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是目前所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礼制形态,说明史前时期的人类在用玉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人信玉、爱玉、佩玉的观念延续了数千年,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以贯之,仅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便绝无仅有。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时期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玉的文化内涵告别了象征神权和象征王权阶段,走向了民间,成为象征着君子高尚情操的“民玉”阶段。凡君子必佩玉。经典文献中时常有像“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比德于玉”,无故“玉不去身”之说。从此,玉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载体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最佳体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