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瓷器是出土于河南新郑的“原始瓷尊”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陶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稳定,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瓷器的出现,为人类的文化和物质文明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引起了人类物质生活革命性变化。由于瓷器的坚固耐用,洁净美观,不易腐蚀,又远比金、银、铜、漆器造价低廉,且原料分布极广,蕴藏丰富,因而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人们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皿。
我国瓷器究竟产生于何时?众说纷纭。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认为从六朝开始,后来东汉墓中发现了瓷器,又把瓷器的产生推到东汉时期。1955年和1965年在郑州的商代墓中,出土两件较完整的商代瓷尊,被誉为中国瓷器的鼻祖,引起国外的关注。
商代原始瓷尊胎质是用“高岭土”制成,里外都涂有一层较薄的透明青色釉,其中一件高27厘米,器表还有几块较厚的玻璃质绿色釉,明亮光滑,胎釉结合紧密,硬度较高, 叩之有金石之声。经测试,内胎毫不吸水,火候达到1200℃以上,化学分析完全具备瓷器的特点。
商代原始瓷尊出土于河南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望京楼夏代和商代城址发掘现场。
2011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考古又获得重大发现,考古发现了夏代和商代两座城址,并发现了外廓城,城址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
其中,望京楼商城城门设施体现了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结构类似于后期瓮城的形制,系古代防御性的军事重镇。
城墙外侧为宽约15米的护城河。
东城墙偏南发现城门和道路,整座城门占地2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发现早期城址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城门。城门宽4.5米,呈凹字形,城门两侧有立柱柱洞及附属建筑设施,从整个城门的结构来看,可谓是后期瓮城的雏形,这将中国瓮城的出现向前推到了商代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