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是杨荫榆

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是杨荫榆

提起杨荫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中依附北洋军阀,推行封建奴化教育,肆意压迫学生的反面形象让我们几乎恨之入骨,与我们的大文豪思维共鸣。

杨荫榆真的那么可恶吗,真的为那么天地不容吗?我们先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对杨荫榆的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比较迷糊,鲁迅、许广平夫妇对同一个人的评价竟然是那么的不同。现在,抹去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尘埃,揭开当时的真面目,我们应该会发现另一个杨荫榆,一个可歌可敬的杨荫榆,一个更贴近许广平印象中的杨荫榆。

(图:杨荫榆年轻时)

大胆抗婚的富家小姐

杨荫榆,女,小名申官,清光绪十年(1884年) 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杨老圃为律师,其兄杨荫杭(即当代著名散文家杨绛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启蒙者、法学家。

1901年,杨荫榆遵父母之命,与寓居在无锡的常州籍某蒋姓人家的少爷成亲。当初定亲的时候,其父母“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对方的底细”(见杨绛《回忆我的姑母》,下同)。在新婚之夜,杨荫榆发现对方竟是个愚蠢无能之辈,和自己没有半点共同语言。而且这位蒋少爷长得也极丑,据杨荫杭形容,“那位少爷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喇子”。面对这样一桩荒唐的婚姻,性格倔强而有主见的杨荫榆以那个时代大家闺秀所罕有的勇气进行了大胆而彻底的抗争,在当时的无锡城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新婚之夜她撕破了新郎的脸,第二天一早就毅然返回家中。结果婆婆亲自上门来接,三姑母对婆婆有几分惧怕,就躲在我母亲的大床帐子后面。那位婆婆不客气,竟闯入我母亲的卧房,把三姑母揪出来。逼到这个地步,三姑母不再示弱,索性撕破了脸,声明她怎么也不再回蒋家。她从此就和夫家断绝了。”

对杨荫榆这段极为短暂的婚姻,杨绛先生在其《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我母亲曾说:‘三伯伯(无锡方言:姑母)其实是贤妻良母。’我父亲只说:‘申官(杨荫榆的乳名)如果嫁了一个好丈夫,她是个贤妻良母。’我觉得父亲下面半句话没说出来。她脱离蒋家的时候还很年轻,尽可以再嫁人。可是据我所见,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栓梏,就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

如相关研究者所言,作为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不愿嫁给一位低能的傻子,杨荫榆的抗婚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如果不抗争,她将成为旧式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的倔强性格和敢于抗争的精神使她摆脱了一场尴尬的婚姻,将这个可能是一生的悲剧化为了短暂的闹剧。从反对旧式包办婚姻角度来说,杨荫榆是当时甚或现在许多女子学习的榜样。

中国最早的女官派留学生

女子在传统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种弱势势力,在受教育方面也总是落后一步。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始自1847年容闳等人留学海外,官派留学教育始自1872年大清幼童留美。然而,这一切都是男人的事,几乎没有一个是女性。虽然,19世纪末出现了金雅妹(1881年)、柯金英(1884年)、康爱德(1892年)、石美玉(1892年)等女性留学人。但她们都属于教会自费留学教育范畴,而且出身低下,并不能代表中国主流社会的变化。留学教育在女子方面的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才有实际进展,而杨荫榆则扮演了关键作用。

荒唐的婚姻给了杨荫榆很大的刺激,对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从此杨荫榆不再婚嫁,而是走上了一条读书、留学、从事教育之路,她比一般的女性更勇敢、自觉和超前,一心投身社会,希望有所作为。1902年,其兄杨荫杭从日本回国、在家乡无锡同朋友一起创立理化会后,18岁的杨荫榆和她二姐都参加了理化会,学习近代数理知识。后来,杨荫榆又由杨荫杭资助,到苏州景海女中读书。在景海读了两年左右,她又转学到上海务本女中,与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同班而读。

1907年,杨荫榆从上海务本女校毕业,参加江苏学务公所举行的公费留学考试并顺利通过,不久就到日本留学了。她以富家小姐之身,出洋海外,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女留学生之一,从此女性留学教育进入中国教育体制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打开近代中国女性留学教育的标志。

杨荫榆先入日本东京青山女子学院学习,后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其校的记载是:“杨荫榆,江苏省,1909年4月(明治42年)入学,官费,理科,1913年3月卒业”。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对留学生的入学要求非常严格,因而合格律很低。志愿者最多的1930年度23名中只有两名合格者,1931年度16名志愿者中合格才仅3名。截止到1937年,共有62名中国学生入此校学习,其中39名毕业。1913年杨荫榆不仅从东京女高师毕业,而且还“获得奖章”,杨绛说她“曾见过那枚奖章,是一只别针,不知是金的还是铜的。”可见杨荫榆能够顺利考入东京女高师,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的确是女生中之佼佼者。

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1913年杨荫榆从日本回国后住在苏州杨荫杭的家中,被聘为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并兼授生物解剖学。一年以后,杨荫榆辞去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职务。1914年,杨荫榆离开江南北上,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监并兼讲习科主任,即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在这一段教学经历中,她在校内有很高的威信,也得到同学们的拥戴。据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青年时代的杨荫榆善长语言学,又很幽默,在学生们眼里,她不是出嫁后受欺负的姑娘,而是燃烧着理想之火、富有魅力的女教官。

遗憾的是,留洋接受过先进教育思想的杨荫榆,却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她要求女师大学生只管读书,不准参加任何政治活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因此,也被鲁迅先生书文讨伐。后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25年被解职离校。

可敬之死

离开女师大的杨荫榆,南下并长住在苏州,依旧从事着她心爱的教育事业。她先后在苏州女子中学任首席自然科学教师,讲授教育测验、数学等课程,在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学院任讲师,在苏州中学任英语教师,在东吴大学任日文兼教育学教授等。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杨荫榆未能逃离业已沦陷的苏州。残暴的日军在古城内到处烧杀抢掠。1938年1月1日,杨荫榆惨遭日军杀害,时年仅54岁。
关于杨荫榆之死,杨绛先生有这样一段记述:

日寇侵占苏州,……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无锡老诗人杜兰亭冬亲眼目睹了日军在苏、锡一带的暴行。1938年初春,在杨荫榆死后不久即作长诗《哀榆曲》以纪念她。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旧主杨家女学士,军门怒去争情理;捋须虎口语铮铮,却得胡酋声唯唯。
奴隶如何有主权,回头性命片时捐;淙淙桥下清波浅,凄咽声嘶说可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