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著名“翘关”勇士据说是孔子的生父叔梁纥

举重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已相当普及。不过,古人“举重”并不是像现代举重比赛这样,按选手体重来划分级别,古人举重的区别是表现在“器具”上。在不同朝代,古人所热衷举重的“器具”也各有不同。中国古人“举重”的项目大致可分为翘关、扛鼎、举石、舞刀等。

翘关曾是中国古代最为普及的训练力量的活动之一。所谓“翘”,即是举的意思,“关”则是诸侯国都城关城门用的大门栓。春秋时诸侯的国都城门一般都有四五丈宽,木头门栓有几百斤重。据汉朝人高诱解释,翘关的方法是“以一手捉城门关显而举之。”也就是说,用一只手握住门栓的一端,然后举起来。在使用冷兵器作战的古代,个人的力量大小十分重要。

古代在描写某位武士英勇时,往往用“力大如牛”、“力举千钧”等等来形容。举重是我国古人进行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在夏、商、周三代,传说有许多大力士,如夏桀“有才力,能伸钧索铁,手搏熊虎”;商纣“能倒曳九牛,扶梁换柱”……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史籍上更有了“翘关”和“扛鼎”等举重训练的记载。

“翘关”,据传最早源于孔子的老爸叔梁纥(读音“合”)的故事。《左传-襄公十年》记载,一次,叔梁纥随晋、曹、鲁等诸侯联军攻打逼阳国都城,逼阳守军诱攻城的部分将士入城后欲暗置悬门,企图围而歼之。危急时刻,叔梁纥用手撑起近千斤重的悬门,挽救了联军。也许是有其父便有其子,孔子也是“翘关”的大力士。《吕氏春秋·慎大》(卷十五)曾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据《文选-左思》李周翰注:“翘关扛鼎,皆逞壮力之劲,能招门开也。”招与翘同。 “翘”,即指举。唐代,武则天还将“翘关”列为唐代武举的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云:“……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唐代武举考试时使用的这种特制“木栓”长一丈七尺,直径三寸半,抓举的方法与春秋时翘关一样。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曾是公元前11世纪周代诸侯国——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音(zōu) )邑(今山东曲阜市邹城市)。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兼会武功,且又是陬邑的大夫(古代高级官职)。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母亲过上了贫穷的生活。

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