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陶塑艺术文物可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陶像在中国有悠久历史,西元前3世纪中国秦始皇陵的陶俑,汉代用作镇墓的生动的陶狗都是明证。这些塑像通常用模子压铸而成,几乎都是为墓葬或祭祀鬼神而造的。”按照这种说法,好像陶像最早是秦汉才产生的。实际上利用粘土成形的特点,烧制陶像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

考古发现不少新石器时代的工匠们利用粘土的性质制作出陶人和各种陶兽。最早的陶塑艺术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和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至6000年

早期的陶塑制品题材广泛,有猪、猪头、羊和人像等,但一般均小而简单,制作也较粗糙,有些可能是儿童的玩具,有些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塑器形大,注重造型与实用相结合。如仰韶文化的陶鹰鼎、大汶口文化的陶鬶、梅堰遗址出土的海兽壶等。

1958年,陕西省华县(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出土一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鹰鼎,乃新石器时代后期器物,鹰形如立隼,头颈微弯,双目炯炯下视,如在寻查猎物,威气逼人,神采四射。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5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红山文化泥塑彩绘人面像,颜面长22.5厘米,宽16.5厘米,差不多与真人面一样大。高鼻阔口,双目圆睁,长圆脸显得很饱满。硕大的双眼球,以玉石充之。在发现这件人面像附近的其它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一些女性塑像残片,据此分析,这件人面像应为女性,表现的是丰收女神或地母女神。描写全身的原始塑像,也出土了数件,如辽宁喀佐东山嘴遗址中发掘出了数件无头无脚的女裸体雕像,从鼓腹肥臀的特征判断,这应该是生殖崇拜的反映。

此外,考古发现不少各种人物、动物和器物形象的陶塑。这种陶艺数量很多,这是中国先民最早的雕塑艺术。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称,将工艺与实用结合为一体,是原始人类制陶工艺中的成功创造。以器物部件的形式出现的立体雕刻更多,用圆雕人物头像装饰的陶壶或陶瓶,也始于仰韶文化。

陕西扶风(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姜西村出土的一件瓮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甘肃秦安(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出土一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陕西长武县(今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和商县(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皆有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红陶壶出土。商县出土的陶壶,通高约22厘米,壶口部分捏塑着一个发辫盘顶、笑容可鞠的女孩头像。这些陶像器物的出土表明,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来的玉器、青铜器和瓷器造型与古陶器形有一脉相承之关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